APP下载

工程造价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的实施

2015-10-21邓启越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竣工结算索赔施工阶段

邓启越

【摘要】文章从工作实践出发,着重论述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内容及控制方法。掌握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原则,通过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程序化,内容的明确化,并把握好造价控制的重点,可以最终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预设目标。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索赔;竣工结算

一、前言

一个好的工程必须以一个好的工程造价管理为前提。工程造价得当,则可以减低造价的总投资;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和分配,提高建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矛盾。反之,则可能造成工程的二次建造,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得不偿失。而且,工程造价收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是环环相扣,因此必须对其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最优处理,才可真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

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论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指把建设工程的建造价格控制在批准的限额的范围内,为了实现项目的管理,随着工程的进展,随时纠正偏差,以求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在项目建设中能合理使用,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最优效果。在我国,建设项目的程序基本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投资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

三、造价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全过程

参考我国以前的建设项目,从项目的开始,即投资决策到最后的阶段,即竣工验收等共有五个阶段,虽然看似各个环节不相关,但是他们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的影响都不是短暂的,都是贯穿始终的,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的参与单元,这些单位都在间接的控制着工程造价,这样做的后果便是造成了管理环节的漏洞、生产效率替补上去以及责任归属问题不确定等严重问题。因此,确切的说,工程造价单位必须被制度的形式所约束,并且要在项目的开始阶段进入管理,指导项目结束并办理结算手续,从头到尾对工程建设进行造价管理,在此过程中,始终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并且控制和有效分配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真正做到在全工程中做造价进行监督控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决策阶段在整个造价管理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例如项目规模的大小、对建设标准水平要求的高低、建设的位置的确定、施工方案等等。建设项目应该首先考虑项目的规模,因为这不仅影响到社会效益而且也会直接影響到企业的长远效益。在工程开始前,还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建设前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进行可行性分析可以在相同的投资下,产生最大的效益。设计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减少在建设工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增加建设的效率,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可获得工程造价控制。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快建设工程,减小建设的总投资。设计费在造价中只占有一小部分,但是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建设单位需要的是尽可能的控制造价,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和设计师以及造价师三者进行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做到造价的控制,三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需要国家颁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设计费用有着明确的规定,还要对造价师赋予一定的权力,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3、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

项目招标使的建筑市场慢慢的走上规范化,也是我国加上市场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招标可以通过市场的竞争,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全面降低建造的成本,使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投标过程包括投标报价和成本预测。在此过程中,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对招标的文件熟悉掌握,并对文件中的漏洞用专业的眼光找出来,并为后续出现的问题做好一切相应的准备。按照市场的价格对施工过程中的费用进行计算,包括施工基本直接费、现场管理、税金、成本等等,对投保报价做到心中有数。

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

施工阶段是把之前的设计样式转变为实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牵涉到很多的问题,监督问题、实施效率问题、材料管理问题、建设质量问题、环境对工程影响的问题等等。施工单位中项目经理以及各个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自身素质都不太一样,这就导致了管理水平的差异较大,造成钱财的浪费,增大造价。因此必须增强监督问题,谁的问题谁负责,把责任归属到个人身上,保证每个人不仅分工明确,而且保证成本管理。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成本。在建造过程中,材料费在整个过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在购买原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而且要考虑运费,以及购买量等问题,在货物和价格方面找到最优折中点,务必找出最佳的材料。而且尽可能的使用周边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购买前,还应考虑购买的数量,冬季或者雨季对材料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损耗。最为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虽然要保持进度,但是一定要保证质量。

5、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

竣工阶段,施工单位应汇集在建设过程中的全部费用,实时报账。最重要的是要最好索赔工作。因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自然或者社会因素造成了造价的上升。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文字依据的收集,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以补偿之前的损失。

四、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造价控制也不例外。造价控制应本着“目标-控制-预警-纠偏(调整)-实现”的原则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1、目标

根据项目的市场定位、销售策略、资金投入计划、预期收益,以及初步设计方案(含技术要求,下同),制订初步的造价估算。如此目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尤其是业主的预期收益,均应相应调整设计方案,调整设计方案后,则相应调整造价估算,直至设计方案和造价估算均能满足业主就本项目的市场定位、销售策略、资金投入计划和预期收益为止。这样,相应的造价估算成为造价控制目标,相关各方均应遵照执行。

2、预控

造价控制的主要要素在设计阶段,因此应根据造价目标,在预留#+,以上的变更余量后,进行限额设计,如回标金额超过上述金额,并排除报价因素后,应对设计方案或材料设备档次进行调整。

3、控制

签订合同后,相关各方均应遵守合同,不得擅自更改包括设计方案(含技术要求)在内的合同内容,排除由于人为管理因素,造成造价增加的可能。

4、预警

过程管理过程中,须就设计变更、索赔等所造成的费用增加实时监控,如果有迹象表明造价目标将被突破,应通过测量师财务报告及时发出预警。

5、纠偏(调整)

如某一分项可能或已经超过了既定造价目标,应进行多方分析,纠其原因。如属于档次偏高,超过市场定位,则应予以优化;如属于销售策略要求,必须提高档次,则须相应调整降低其他分项,以保证整体造价目标的实现,或追加投资,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

6、实现

造价目标的实现,除制定切实可行的合理目标,做好预控和过程控制管理,及时发出预警,并进行合理纠偏(调整)以外,还应完善工作实施程序,才能最终实现造价目标。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的生命线。只有做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最优化,才能保证项目及时有效率的完成。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旨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其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必须做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才可真正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邝学强.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3(02)

[2] 冯洋 王欣 许宏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浅析[J].科技资讯.2011(10)

猜你喜欢

竣工结算索赔施工阶段
论工程合同索赔的起因与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网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国际工程索赔方针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