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刍议

2015-10-21董洁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董洁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如何在转型期看待民族精神的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明了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缺失表象下的深层次联系,对重构民族精神,重建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D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77-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魂。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认知下,如何考量众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只论文化流失不论流失之本质,只论文化保障不论保障之核心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系统对民族文化保障问题的反应速度及处理过程。而明确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核心和倾向,以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自我重构能力足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传统环境下的民族精神一文化系统

生存环境决定民族精神。“不同民族历史因生存条件不同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素质”。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这个民族在此环境下的生活习惯及由生存技能所粗略构建出的等级结构、角色期待等;当一个民族社会形成并开始有意识地追加凝结组织成员的需求时,便形成了民族精神特质的雏形。

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文化。考论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起源,不如说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就是一个变迁的过程它根植于民族社区内的人们共同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及价值信仰,并在被固定成为不同民族的标识后,承担认知、教化、沟通、凝聚、传承、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源于其在恒久变化中的不变的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改造其生活环境。作为群体力量表现形式的文化系统,不仅强化本民族的生活理念,更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调节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文化系统不仅在群体内部缓解个体与社会群体对自然的畏惧情绪,更以诸多表现形式改造环境以提高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度;此外,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系统在形成后会反作用于环境,取其在文化系统中价值含量较高的部分发展并改进,淘汰不符合文化期望的结构因素,使得文化系统呈现一种独立进化的态势。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理论提炼和精神升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核心,而不只是民族文化一般的体现者。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民族精神是贯穿于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主线,而民族文化在各具体方面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存在。如果我们把民族文化比喻成培育果实的土壤,那么民族精神无疑就是这片土壤上结出的硕果。

二、转型期民族精神的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民族精神,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为做人、育人提供一个精神参照系统。因此,基于我们浑厚的民族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要为中国人在做人、育人上提供一个根本的参照系统。但是,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会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近些年来,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族失败主义”情绪占据了相当的市场。这是因为自国门打开后,民众看到了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景象,与此相比,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经济明显落后,社会主义理论被挑剔和指责,这成为“民族失败主义”“民族悲观主义”盛行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作用出现了颓势。

与此同时,民族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改变。表现在文化领域里,就是要求世界都遵循西方的价值观、理论思想、生活方式等等。每年一度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颇受民众的欢迎,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却受到了民众的冷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影响了民众,而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却受到了弱化。

三、建议

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即现代化问题,它体现的是“时代精神”;二是民族复兴问题,它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体现的是“民族精神”。这两个不同性質的问题在近现代的中国却要求同时解决。然而,以往我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现代化问题,又或者说,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时代性内容,而很少去关注这一历史使命的民族性内容。因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现代化问题解决了,民族复兴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可是,现实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就需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应该说,时代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又蕴涵着时代精神;在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历史时代,它又表现为这个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现代的“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不只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同时又是新的历史时代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丰富。这样的民族精神,才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赵之林.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7).

[2]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J].南开大学学报,1999(6):51-56.

[4]周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高校理论战线,2004(2):4-6.

[5]李淑慧.全球下条件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18.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女排精神闪耀时代光芒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元杂剧恶妇形象下时代精神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