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5-10-21巴烈群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应用体会整体护理

巴烈群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护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且探究整体护理模式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剖宫产术后愈合率、全面提高产科质量等方面的实际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效果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护理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5.0%,而对照组仅为82.5%,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对于剖宫产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在今后的剖宫产患者中值得参考。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整体护理;应用体会

剖宫产是国内临床医疗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在近年来的不断完善与创新过程中实现了更加细致、更加精确化的手术治疗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医学界广泛重视的一种高效化产科手术形式[1]。本文通过对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布:19-45岁,平均年龄(25.5±2.5)岁,80例剖宫产患者当中,初产妇有39例,经产妇有41例,临产后试产失败剖宫产的患者有35例,受社会环境影响而进行剖宫产的患者有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分娩阵痛病症体征;将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效果评定。两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较为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40例剖宫产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在手术结束以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机能与局部检查,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恢复环境,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后镇痛治疗以及术后体位护理。

实验组中40例剖宫产患者均接受整体護理模式进行综合化、规范化的产前、产后护理治疗。首先,医护工作人员应严格落实术前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全身或者局部准备,帮助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患者剖宫产手术的成功几率,避免患者因过度紧张以及身体不适而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其次,在手术进行时,医护工作人员应严格落实整体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术中护理,以亲切友好的态度鼓励、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育环境以及氛围。术后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医护工作人员首先应对患者的皮肤肤色、呼吸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尿量、脉搏等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输液的快慢。由于患者在产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阵痛,因此,术后镇痛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医护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进行观测,采用曲马多与杜冷丁等镇痛药物给患者服用,帮助患者减轻术后存在的阵痛感,医护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体位护理以及乳房喂养护理,在出院前1周对患者进行新生儿出院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指导产妇正确喂养新生儿,预防患者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1个月左右,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体验的调查,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判定本次护理工作的实际效用。优秀: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良好:症状体征有所减轻,疗效指数≥60%;无效:症状体征无减轻,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上治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O软件实现。数据间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两组患者经过实际护理治疗后,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均无不良反应,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仅为82.5%,如表1所示,通过两组护理数据比对,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优秀 良好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0 23 15 2 95.0%

对照组 40 19 14 7 82.5%

P值 - - - - <0.05

3.讨论

整体护理模式是我国医疗领域护理工作创新与优化的具体表现,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实际效用。这种新型护理模式是以现代化护理观念为指导,以系统化的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实践结合的全新应用模式。根据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结果显示,整体护理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完全根据剖宫产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与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切实可靠的为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的护理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机构的护理质量[2]。

本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护理模式对于剖宫产患者有着极为显著的实际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剖宫产术后愈合率、全面提高产科质量。笔者通过将传统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充分说明了整体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越性,为我国今后的剖宫产患者提供了更加完善化的治疗模式。在本次的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所有入选患者均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经过整体护理的40例剖宫产患者当中,术后恢复情况优秀的患者有23例(57.5%),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有15例(37.5%),有2例患者在出院后出现了产后综合症的情况,在后续的护理治疗过程中,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以上数据切实有效的说明了整体护理在实践应用中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模式,作为当下理想化的一种护理手段,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全面性、实用性的医疗效果,能切实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剖宫产术后愈合率、全面提高产科质量,在我国今后的剖宫产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广泛的应用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昌华,陈鸿梅,等.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69 -270.

[2]邓芳.50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治疗方法选择[J].中医科学院杂志.2010,10(03):11-13

猜你喜欢

应用体会整体护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整体护理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