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情境创设
2015-10-21叶炼
叶炼
一堂优质高效的美术课离不开成功的教学设计,美术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注重实际应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能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老师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时候,为活跃氛围,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来情境创设便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时机把握
(一)在教学开始阶段创设情境
教师要全方位、多途径地搜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美术鉴赏素材,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先进技术设备,科学有序地对素材进行挑选、分类、加工、制作,建好素材库;在进行鉴赏教学之前,老师可以根据鉴赏教学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这样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说,在讲到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欣赏教学的时候,老师展示一些学生自己熟悉的欧洲画家和代表作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名字和代表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然后老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新课的导入,讲解鲁本斯、伦勃朗的代表作。等到学生的积极性消退,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老师可以进行疑问情境的创设,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得到集中,教学效果也能够提高。比如,在教学《心灵的慰藉》时,先用计算机把佛教造像和佛教音乐进行合成,让学生一边看着画面一边欣赏佛教造像,肃穆宁静之心油然而生,感受佛教造像给人带来的那种祥和、宁静与发自内心的快乐。
(二)根据提问的时机、突破点以及难点进行情境的创设
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握时机进行情境创设,比如说进行提问点的把握,在学生困惑或者听不懂的时候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的知识点。比如说,欣赏到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配上一点欢快的音乐,从网上下载3D动态图,直接从静态上升到动态,提問学生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什么内容,其特点是什么。学生仅仅通过一个人的思考,很难全面地回答,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提问,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一定的指导,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老师更应该给予学生解释。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老师再进行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三)在学生需要鼓励的时候进行情境创设
老师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处于愉快而轻松的氛围。心态好,学习兴趣才会提高,进取心和自信心才会增强。比如说,在讲到木刻版画鉴赏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木刻版画,无法很好地理解版画的时代和需要,教师可运用PPT课件激发兴趣,对制作版画进行分析指导,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刻刀,并教授学生怎样用刀,让学生对木刻版画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在上手工课的时候,兴趣往往会比较大,在学生做完之后,老师要评价并多鼓励学生,这样学生的兴致会提高,鉴赏的时候也会更投入,更易理解。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形式
以往的教学手段和办法比较单一,学生鉴赏的积极性很难真正被调动起来,这便要求老师根据需要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鉴赏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设直观感受的情境
创设直观感受情境指的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通过实践来展示事物或者进行事物的描述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比如说,在鉴赏素描作品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调子在素描中的作用,老师可以拿出几个石膏体,让学生近距离进行观察,理解其明暗变化,这样欣赏素描作品的时候,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平面物象动态化、立体化,这样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以及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将平面图片转化成动感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民间美术一节教学为例,先设计十二生肖剪纸形象,然后用计算机制作诙谐的动画效果,从而使原本单调乏味的讲解变得更加生动。
(二)通过学生的参与创设情境
在鉴赏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鉴赏的内容,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参与进来,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作品。比如说,在讲到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质不同导致艺术效果的不同,可以让学生带着相机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触摸大树、墙壁、各种金属材质,课上运用多媒体播放照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并分析制作的可行性。老师也可以准备几幅材质和机理各不相同的作品,以便让学生理解材质不同对作品的影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时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必须把握合适的时机,这样才能保证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使高中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李民,蒋晓妹.有效设问与问题设计: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有效设问与问题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168-17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