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热点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过程分析

2015-10-21唐莉芳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流行语

唐莉芳

【摘要】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生产和意义重构的过程,由热点事件引起网民关注后,网民自主解读报道,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而后赋予语言全新的意义。

【关键词】热点事件;网络流行语;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48-01

一、热点事件引起网民关注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大众不仅是信息的获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热点事件发生时,大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即时了解事件,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真正在第一时间报道事件,做到“直播”,大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消息,例如影响力很大的“玉林狗肉节之争”便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和跟进的。论坛发帖也是一种方式,“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生车祸案便是通过目击者在网上发帖曝光引起网民关注的,网民对帖子进行了多次转载,从而引起媒体关注,对事情进行了跟进报道,扩大了事情的影响力,从而在现实社会中引起了更大的波澜,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

网民数量的庞大导致网民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报道中的特点,不正常的、不合理的、有疑点的、雷人话语等,从而有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并不准确,但却能表达出大众的心声,从而使事件渲染、扩大开来,引起大众的关注,使事件升级为热点事件。例如“表哥”事件,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2人重伤,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了网友对他进行人肉搜索,于是从他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致使事件扩大,公众都开始对此质疑。由此可以体现网络传播力量的强大。

二、网民自主解读报道文本

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来看,生产报道文本以及将报道文本呈现到受众面前是信息传播的一个环节,在基于热点事件的网络流行语这个事件上,笔者把网民对报道文本进行自主解读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认同主要观点,但尝试挖掘更多信息

这种情况下,网民对报道文本的解读是与传播者的预期效果基本相符的。只是报道文本所传达的意义不能满足网民所期望的对事件的了解,所以网民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去理解报道文本,完成较为完整的报道解读。例如“躲猫猫”事件,最初的报道是《男子莫名死在看守所民警称其玩躲猫猫撞墙》,内容为青年年李乔明死在看守所,警方称其“躲猫猫”时撞墙一事进行了报道,在网络传播下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与愤怒,纷纷对警方的说法表示不满。这件事上,报道只是说明了李乔明进入看守所的原因、死亡一事、家属的感受和态度等,未说明李乔明之死的真相,没有明确表明质疑;但网民在阅读报道文本后,感受到了李乔明家属的悲痛,对警方说法产生了怀疑,从而构建起当地警方用“躲猫猫”来掩盖事实真相、逃避责任的文本意义。这点符合了传播者的预期设想,所传达的意义在网民解读报道文本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达并更为明确。

(二)否定主要观点,重新构建意义

这种情况下,网民对报道文本的解读与传播者的预期效果完全相反,他们站在对立面重新构建意义,否定了传播者本身的意义。例如“做人不要太CNN”,事情原本是314暴动之后,美国的一个电视台CNN,报道了很多与事实不符、颠倒黑白是非的假新闻,歪曲客观事实。并且在4月5日,CNN电视台主持人在转播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时辱骂中国人,称中国人是“呆子和暴民”。这激怒了中国人,网民们都觉得CNN电视台太無耻了,失去了一个新闻电视台最起码的良知,要求CNN电视台道歉,并征集律师起诉CNN电视台。于是就有了“做人不要太CNN”这句话,形容做人不能站在歪曲的立场诽谤别人,否则会受到惩罚。这件事上,网民完全否定了CNN电视台本身报道文本的意义,而是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意义。

三、网民赋予事件新流行语

在网民获取报道文本的时候,经过自主解读,会注意到某些特定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是报道中最惹人争议、不让人信服、总之特别的地方,经过网民的传播和修饰成为了事件的代表一一新的网络流行语。例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铁道部官方回答“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在报道出来的瞬间人们就注意到了这句话,这句话显然是在敷衍了事,人们对其进行质疑,这句话很快成为了这个事件的代表,说到这句话人们就知道指的是这件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有的时候注意点会出现偏差。例如杭州胡斌飙车撞死人“欺实马”事件,有的人会注意到胡斌是“富二代”,有的人会注意到被撞者是“浙江大学毕业生”,有的人会注意到事故发生时被检测车速为“70码”,等等,各种词语统统爆发出来。而随着事件的进展,大家更多关注到了“检测车速为70码”这个有违常理、明显存在欺骗性质的点上,人们对有关部门不诚实的行为感到愤怒与不满,这时候“欺实马”就诞生了,取代了其它词语,成了最受人们关注的词语,从而成为了这件事的代表网络流行语。这些网络流行语有的是通过引用原话,有的是利用谐音,有的是运用借代方法,还有的用独特的构词等,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最后,网络流行语一旦诞生,由于其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以及简洁易记的特点,迅速在网络上得到传播,特别是论坛、微博等互动平台上,这些网络流行语出现频率急剧增多,甚至有本来对事件不了解的人,会因为这些网络流行语而去了解事件,从而使事件和网络流行语更好地在现实社会中传播,扩大事件影响力,引起更多人注意。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网络流行语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