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的发展与利用
2015-10-21王冬丽
王冬丽
[摘要]方志是系统记载各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状况的重要文献典籍,具有存史资治、利国利民的功能。方志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渊源,大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孕育于秦汉,形成于两宋;发展于元明,隆盛于清代;民国、新中国时期又有新的变化。无论在志书的内容、阶级性,还是读志用志的重要程度和传播手段上,都今非昔比。因此,地方志,这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应该与时俱进,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关键词]方志的发展;读志用志;地方志产业
一、方志的起源
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方志发展的特点,历史上方志的名称众说纷纭。除常用“记”“书”“典”“考”“鉴”“览”代替“志”字外,偏重地理者常以“地记”、“地理”“沿革”“图经”“图说”“图志”等名之;偏重掌故的常以“典”“故”“典故”等名之;偏重文征的常以“文献略考”“文献征略”等名之;偏重丛谈的常以“丛载”“拾遗”“琐志”等名之;内容简略的方志常以“要”“略”“概览”等名之。有关方志的起源,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起源于史
如梁启超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方志起源于《周官》。所谓“周官”是指周朝王室的官制,后成书《周礼》,亦称《周官》。宋代司马光在《河南志序》中认为,周官中的职方、土训、诵训的职掌,于后世方志都不无相似之处。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从“志为史体”角度出发,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记载地方史事的书籍,如晋之《乘》、鲁之《春秋》等,应是最早的方志。后代许多学者也认为这些史书,类似后来地方志,具有地方志的雏形,应称为方志之源。
(二)脱胎于地理著作
方志脱胎于地理著作即所谓方志来源于《禹贡》《山海经》之说,认为方志是从舆地学科(地理书)演变而成的。《禹贡》是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共有十八篇,是由《山经》《海经》《大荒经》等三部分组成,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事实上,从体裁到内容,这两部地理書对方志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致使历代地方志,多与地理书混杂相兼。
(三)方志多源说
许多地方志专家、学者认为,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相当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方志是由史、书、志、记、录、传、图、经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书籍,互相渗透和逐渐融合而来的一种特定体裁的著作。因此,方志并非起自一源,而是起自多源。
二、方志的发展
方志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秦以前偏重于历史,汉唐时偏重于地理,自宋以后形成了史志合一的“史志体”。这一志体孕育于秦汉,形成于两宋,发展于元明,隆盛于清代,民国期间又有新的变化。
秦汉以前的方志,主要是指各诸侯国编修的国史。秦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各国史书遭禁毁,将修史之权收归中央。到汉魏六朝时期,私修史志有很大发展。这个时期地方志有三类著述:第一类为地理志(主风土),多记一方疆界、区域、山川、道里、户口、民情、风俗等;第二类为郡书(主人物),多记郡国乡邦先贤、用以叙功劝善,传之久远,实际上就是一方的人物志;第三类为都邑志,多记载城池、郭邑、宫阙、花阙、花囿、观阁、仓厩、陵庙等。《越绝书》和《华阳国志》可谓这一时期方志的代表作。
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上以繁荣富强和高度文明著称的国家。这个时期的地方志由私人编纂一变而成为官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大业中(605—617)普诏天下诸郡,采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到了唐代,编修图经的制度比隋代更加严密。由皇帝下诏,史馆(后世为志局)通过行政手段组织,全国各州府每三年(后期一度改为五年)修一次图经,送尚书省兵部职方。于是,不仅有当朝史馆、名臣亲自撰修志书,而且各郡府也相继编纂了一大批反映本地地理、政治、人物等方面的地方志。
北宋政权建立后,对包括方志在内的文化典籍的征集和编纂特别重视。徽宗大观元年(1107),朝廷设立专门的中央修志机构—九域图志局。这一时期所修的方志数量近六百多种,超过历代总和;内容更为完备,使方志由舆地之书迈向史学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方志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名称也由图经改成志。到南宋时期,方志的体例基本定型。
元统一中原后,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封建帝国。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编修《大元一统志》,到至元二十八年成书,共七百五十五卷,后来又增加到一千三百卷。《中国方志大辞典》记载辽宁省最早的一部志书——《辽阳图志》。
明朝在开国之初就着手纂修方志。洪武三年(1370)下诏编纂大明志书。为了统一规格、体例,永乐年间曾两次颁降修志条例,规定志书内容应包括: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郭、山川、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寺观等二十一类,这是前朝所未有的。除了中央修志外,各地编纂州县志也蔚然成风。
修志的隆盛时期莫过于清代。现存的八千三百多种方志中,仅清代就有五千七百多种,占历代修志总数的80%以上。清王朝先后三次组织兴修《大清一统志》,每次兴修,都对地方志的编纂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国时期由于人力和物力匮乏,政府虽三令五申号召修志,但成书不多。这个时期的方志,注意反映各地生产面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增加了各种统计图表,注意反映人民的疾苦,保存了一些地区农民和工人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史料。
社会主义时期的地方志。从1949年底开始,全国就有一些省和地区组织纂修地方志。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修志、编鉴,是国家的需要,是四化建设的需要。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就于20世纪80年代初展开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修志工作。国家成立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各省、市、县都成立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三、方志的特点
方志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两重性。方志的政治性源自于地方志工作的階级性。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从整个方志发展史来看,隋以前以“私纂”为主,隋以后“官自修”为主。方志编纂多由地方官主修、主纂,或聘请学者名士编纂,志书资料的选择、内容的裁定皆由地方官府主决,地方志成了名副其实的官书,反映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它体现社会主导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隋、唐、宋、元、明、清是封建地方官府的意志“体现者”,而在今天则为人民政府和人民大众的“代言人”,是总结各地社会主义事业成就的载体。方志的目标有了本质的转变,即为劳动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这一时期的志书特点是: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将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志书体例,方志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将现代化手段引入方志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开始起步。
四、读志用志
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强调:“修志的目的在于用,不仅当代人用,也为后人用”,指示“要研究和开拓志书的应用功能”。各级地方志机构不仅要修志,还要坚持“边修边用、修用并举”的原则,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组织、推动用志,努力开发方志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志书及修志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为当地制订规划、基本建设、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减灾防灾和发掘、拯救地方传统技艺,开发地方水土资源、土特产资源、地下矿藏,申报自然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联系海外侨胞、港澳台胞的感情,增进友好往来以及推动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服务。
方志资源,包括载入志书的大量信息。历代地方志中记载了不少关于气象、自然灾害、矿藏、物产、水利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科研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将这些资料集中汇编成《祖国两千年铁矿开采和锻冶》《中国古铜矿录》《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等资料集,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在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黑龙江等省修志机构很快将当地气象变化和水涝灾害的历史资料集中起来,将《水利志》《地理志》《卫生志》等向省委、省政府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及时提供,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2003年“非典”时期,大庆市志办及时整理年鉴记载的有关资料,向市有关部门提供了过去大庆监狱爆发集体霍乱以及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防灾的情况,为市有关部门作出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治“非典”起到了一定作用。
地方志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地方志中记载的各地自然和社会情况的资料可以为各门学科研究服务;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参考数据,指导生产决策;志书和年鉴还是记述地方历史发展的基础资料。大庆市邮政、电信、金融等系统以年鉴记载的上一年全市人口、户数、社会生活、市场供需等数据资料为参考,调整生产计划,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拓展市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方志既是历史佐证资料,也是媒体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如某地发现或发生什么,往往都会“依据当地志书记载……”的说法。在科技、建筑、民俗、社会生活等方面,地方志的资料都极其丰富,可以为科学史、建筑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地方志为发展旅游事业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的材料。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担任文化部长时,曾建议从地方志中汇编名胜古迹资料,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他说:“我国地方志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志书搜罗材料之广博,超过正史、野史、前人笔记之所记载,似可组织人力,即以地方志中适合于旅游者之多方面兴趣而引人入胜者,编写导游指南。”山东省青州市在历史上曾为道、路、州府治地,历千余年,形成众多人文景观,但因年代过久,多数已失传失修。近年来,有关部门根据新旧志书记载,重修云门山、驼山、仰山天、偶园、范公亭公园,使传统文化得到恢复,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广东省仁化县根据《仁化县志》对丹霞山的详细记载进行修复,使“红山公园”成为旅游热点。地方志还可以为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开展传统精神教育,为市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历史资料。例如,在纪念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80周年、大庆传统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中,很多竞赛题目选自志书和历年的年鉴,全市共有30余万群众参加了竞赛。根据志书、大庆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走遍大庆—地域文化之旅》大型主题系列活动,系统地介绍了大庆“松基三井”“2号院”“铁人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使广大市民加深了对大庆的了解和热爱。大庆市志办根据志书、年鉴资料先后组织编写了《大庆油田40年》《大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共产党大庆历史大事记述》《工业学大庆文献辑录史料选编》《大庆导游100个为什么?》等一批地情资料书。每年还为市直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免费咨询、查询服务。
五、地方志资源信息化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实现地方志工作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建立和发展地方志网站不仅是地方志工作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为地方志工作拓展职能提供了重要契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志网络建设在各地逐步开展起来。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已建省级地情库(网)7(个),市级63个,县级154个。在建省级地情库(网)4个,市级21个,县级54个。投入使用的方志地情网站或与当地政府网联网运行,或与国际互联网实现联网,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3年以来,大庆市地方志系统已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自动化办公设备30余台,不仅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夯实了基础。在省志办的大力支持下,又于年末投入10万元完成了市地方志网站建设所需的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2004年8月底,完成了市地方志网站建设,各县、区网页(站)也基本建成,实现与黑龙江·中国龙志网链接并正式开通。大庆市地情资料网于2013年开始筹备,2014年5月完成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当年12月底,市地情网建设已经完成,县区网页(站)也基本建成,并实现与黑龙江·中国龙志网链接并正式开通。大庆市地情网收录了全市第二轮续志以来的信息资料,包括修志动态、志鉴资料、风土人情、风景名胜、招商引资、读志用志、社会服务工作等内容,实现了服务和交流的目的。区县网页主要包括志办简介、县区概况、修志信息、领导关怀等内容,对续志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完整的反映。
六、地方志事业的长远发展基地——方志馆
国内从古至今没有设置过专门机构收藏全国地方志书的情况,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筹建方志馆,一般地区也可以在图书馆设志书室。”方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宁波的天一阁过去以收藏和保存旧地方志而闻名。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收藏新编地方志为重要任务的地方志馆,既为国家珍藏文化财富,也可以提供方志工作者研究使用。方志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可以集编修、研究、收藏、服务和组织领导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地方志编写中心、地情信息中心、地情文化研究中心、面向社会的咨询服务中心、国情地情教育中心、地方文献中心。地方志工作也可以此为依托,走志、鉴、网、馆、服务五业并举的发展方向。
七、发展地方志产业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既要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地方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文化催生的果实,也是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志工作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范畴,理所当然地既应抓地方志事业,又应抓地方志产业。所谓地方志产业,是指以市场为依托,围绕地情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争取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从事地方志文化产品生产、开发建设、流通消费的产业门类,它包括所有从事地方志产业经营活动的事业、企业单位及与之相关的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范畴。
如何把地方志书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我们今天应该思考的新问题。发展地方志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出版领域、史书古籍领域、文物古迹领域、信息网络领域、咨询服务领域、文化旅游领域、科技教育领域、卫生体育领域、经济贸易领域、交通建筑领域等。
把方志部门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地方志办公室的研究职能。加强方志理论的研究与创新,还要和政府各部门、传媒集团、社会研究单位及院校共同建立国情、市情、地情资料与研究中心,有偿承担各种课题、咨询和培训。为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普及地情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地方志部门还可以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兼顾“官方”和“百姓”市场,开发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增加志书的可读性,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例如,大庆市志办立足于东北这块热土,不断探索研究开发立项,准备出版一系列《图说大庆》,内容包括车站、桥梁、道路、广场、花园、学校、民生百态、少数民族、旅游景点、名店名吃、历史遗迹、奇妙自然景观……等内容涉及二十大门类的宣传册,用镜头记录今天的现状,成为明天珍贵的历史画面。还开展《大庆通史》的编研工作,打破过去一提大庆历史,人们的印象仅局限于会战时期的光辉岁月,而忘记了大庆过去在历朝历代的英雄历史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远古五大湖开始一直编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给后人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史志工作者还要学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计算机、光盘和信息网络融入方志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吸引年轻受众和更多的新鲜力量,依靠信息时代的微博、微信等先进的传媒手段,数字化处理方志的产品和信息,开展多种相关竞赛,提高大家读史爱史、研究历史的兴趣,因为每个正在经历的今天都会变成明天的历史,人类只有在不断的总结和提高、继承和发展中才会越走越远。在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多层次的思想文化格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正能量,是每一个史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来,各级政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辑出版的各类志书,其目的当然在于应用,修志是为了用志,如果只编不用,束之高阁,就失去了修志的意义。各地在开展用志活动中,地方志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对于修志部门来说,是无偿服务,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修志部门留不住人才的現状。修志工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志不修志、修志不得志。”修志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自然工作热情不高,所编纂出的书籍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其他行业所生产的产品,都可以作为商品在流通流域里竞争,获得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方志部门把自己辛辛苦苦编纂的地方志书,仅仅看做是精神产品,忽略了价值规律的作用,没有把地方志书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没有把地方志书宝贵的信息资源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地方志书是一个地域的百科全书,囊括了一地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横陈百科、纵述古今,加之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等记载的基础资料,方志部门掌握一方大量的信息资源,是一方最权威的信息资源宝库。这些宝贵的资料,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综合性的特点,它是一个地域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对于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决策作用、指导作用,这就是方志事业走向市场的经济基础。修志部门要学会闯出一条以志养志的路子。一手抓修志,一手抓阶段性成果,利用占有地情资料的优势,根据一地市场经济的需求,编辑出版大量地情资料书,如地方年鉴、《办事指南》、招商引资画册、旅游资料等等。还可以为教育事业提供爱乡爱国主义教材;多编辑一些《史话》、《市情大观》、《××之最》、《土特产品简介》、各类实用手册等等。把这些具有实用性、可读性、指导性、趣味性的简明通俗读物,投入市场,抛向社会。这些资料书,通过征集宣传广告和销售的方式,增加志办的经济收入,既可获得社会效益,又可获得经济效益。只有找到地方志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找到信息社会里恰当的位置,才能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志产业,使地方志事业永葆青春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远清.《新时期方志编纂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中指组.《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3]诸葛计.《中国方志五十年史事录》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