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

2015-10-21蔡杨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献民办高校理念

蔡杨

【摘要】本文在“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基础上,分析了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提出了新技术环境下创新图书馆服务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71-0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永恒动力,面对当今全球―体化和信息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办高校之间的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对信息的竟争尤为突出。做为学校提供情报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只有积极创新信息服务,与时俱进,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主动地位;同时也可给图书馆带来更科学、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依托于母体高校教育资源和品牌优势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在日前各类社会力量办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也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就图书馆服务业来看,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文献资源方面

由于民办高校图书馆首先依托的是母体高校的文献资源,因此,其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还不能较好地满足学校教学与科研需求。主要问题:一是文献学科结构不合理;二十文献信息内容陈旧;三是文献品种少复本多;四是电子资源与数据库资源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文献资源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文献信息服务。

(二)文献管理方面

众所周知,管理即是服务.而“服务”则是“人与人的互动”。因为“服务的对象”为“人”。因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所以,服务必须以人为本,但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在这方面却有较大缺失。主要是提供服务的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表现在没有具备正确的服务理念,过硬的专业与现代化技术才能等方面,因此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读者对文献信息及服务的需求方面

一方面,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以及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开放时间、查找利用文献方式到信息需求的类型与范围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方面,作为利新型的办学形式,民办高校是站在母体高校“巨人”的肩膀上办学的.其管理也引入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因此,图书馆模式单—的服务既跟不上读者需求的发展与进步,也无法适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路

在图书馆所有工作中.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路应该是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

(一)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理念作为价值取向的体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益。只有不断地进行服务理念的创新,不断产生适应领先时代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并具体落实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图书馆服务才会持续不断地发展;否则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要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图书馆应该首先实现以下转变。即服务理念实现由传统的封闭型向现代的开放型转变,服务职能实现由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服务模式实现由被動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服务手段实现由手工服务向智能服务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服务上追求高目标、高品位,并以此打造特色服务,促进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二)服务内容创新

服务内容创新要求图书馆应该根据学校专业学科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宗旨,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校各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它主要包括:师生教学信息的全面搜集、教学方式的全新服务、教学管理的全盘跟进等。

在信息时代,师生已不再满足文献信息的浅层次需求,而是向深层次知识信息需求转变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文献信息的深化,要向师生提供以专题、知识单元为基础整理的创新服务,将馆藏一次文献转化成二、三次文献信息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综合形成新的信息资源,向师生提供所属专业信息领域最新具有前沿性的有效知识和信息。

(三)服务模式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式和文献的传递方式。可以说,当今的互联网催生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按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样性,其创新可划分为: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馆内服务与馆外服务;一般服务与特色服务;在线服务与离线服务;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个性化服务与群体化服务。

三、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策略

(一)关注读者

在服务行业,人们常说:“顾客就是上帝”。而对图书馆来说,这个“顾客”就是“读者“尤其在今天,“以人为本.服务第一”已经是图书馆界不争的服务理念。因此,创新图书馆服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关注读者。那么,应该如何关注读者呢?关注读者是为了什么呢?

具体来说就是1.图书馆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调查、识别并理解读者(师生)的需求和期望;2.确保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目标与读者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3.确保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沟通读者的需求和期望;4.把握读者的满意程度;5.有效地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召开座谈会、培训读者信息素养、走访读者、举办读书活动、共建图书馆文明阅览室等。采取这些途径关注读者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内容创新,从面构建良好的服务关系,以保持图书馆的信誉,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二)共同参与服务

人是图书馆服务活动的主体,也是服务活动的客体。只有让读者与馆员充分参与到图书馆服务的每个环节,才能使双方更多地了解知识服务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其基本措施是1.培训读者的信息素养,指导读者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本领,并使这种本领成为一种终身技能,使读者实现自我服务。这项措施可以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2.强化图书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素质,使其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认真实施规范和标准,以此把“以人为本,服务第一”和“以读者需求为服务导向,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服务宗旨,以传承、传递和实现读者知识创造为服务目标”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整个图书馆工作中。

通过大量实践.可以使图书馆服务创新取得良好的效益。尤其是读者参与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的人和被服务的人共同创造价值。

(三)多元化服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因读者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图书馆服务创新就是要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采用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使他们的新期望、新要求不断得以实现使读者“满意度”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其多元化服务模式包括:1.个性化服务。针对读者提出的服务要求,向他们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并将结果交给读者;2.超前服务对读者潜在的服务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并精心组织和安排,在读者急需时,准确无误地提供必要的服务;3.远程服务。利用图书馆现代化设备以及网络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如:电话咨询、电子邮件、网络查阅、下载复印资料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需求会越来越复杂多变。图书馆只要根据读者需求去创造服务,就会有更多的创新途径,就会不断有新的发展,找到新的实施点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图书馆应该积极发展和开拓丰富多样的服务,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图书馆人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服务模式,为国家的创新人才培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非.浅谈图书馆服务创新[J].城市经济杂志,2004(2).

[2]曹冲凌.简述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演變[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

[3]张明霞.我国图书馆服务理论的当代缺失与重构[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3):94-96.

猜你喜欢

文献民办高校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