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激趣
2015-10-21罗忠仁
罗忠仁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虽然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好几个年头了,但受地域、教学硬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还是较为突出。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一直都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目标。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有同样的体会。如果激发、调动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实质问题也将会得到落实。那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以下三個方面是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激趣促学的一些探索:
一、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听了不少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他们精心设计的导入就是其亮点之一,他们把独特新颖的导入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创设一种的良好的、轻松的、悦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用导入法。引用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佳句来导入。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可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师生一起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表演导入法。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舞蹈、唱歌、讲故事、小笑话等,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其注意力。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用演唱的形式来导入,借此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活动导入法。除了利用教师自己的才能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才能,为他们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如在教学《摆渡》、《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时,可让学生编排课本剧,模仿课本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让学生评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四)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直观的播放。如在教学《乡愁》时,可以播放一曲《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平创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新鲜而亲切的情境中。
(五)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导入法。利用多媒体选取与课文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画面直观的播放。总之,每篇课文、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都可以根据课文、活动的特点精心设计独特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模式,久而久之,就会使课堂显得呆板,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因此应当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并在变中求新,在新中追求创意,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互动式提问。我在教《石榴》一课中有学生就提出了“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为什么要多用一个“实”?在《风筝》一课中有学生提出了“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这本书帮助“我”明白了以前行为的错误为什么要用“不幸”这个词呢?于是引发了全班学生的讨论,这节课的学习氛围就非常浓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活动式的学习。中学生处于青春好动的时期,喜欢积极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学习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适时运用。民族地区教学硬件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校近30个教学班却只有一个多媒体阶梯教室,一个与实验室通用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一方面可以直观的有效的大容量的传达信息,另一方面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四)富于变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变化自己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勃勃生机的局面。
三、新颖别致的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体验性的练习。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有悟而谈有感而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多安排一些体验性的活动。如野外郊游并写一篇游记,采访自己的任课老师并做好记录。安排某项活动将参与过程记录下来,在学了《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后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与关爱。
(二)合作性的练习。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合作的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以“学习互动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分工合作。
(三)探究性的练习。探究学习就是从语文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学习活动,这可以通过作业的设置来完成。它可以是社会调查、现场观察、走访专家、体验生活、查阅资料等等。如在教学《鲁迅自传》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查找有关鲁迅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到课堂上来交流。又如让学生到自己住的街道去调查错别字的使用情况,分析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等。
(四)长期性的练习。为了增强学生的古诗文的阅读量,安排学生用一年的时间来阅读古诗文,平时组织“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古诗默写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作文中引用诗句比赛”等活动来加以检查。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已有明显地改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开始步入新的发展轨迹。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寻找出更多的激趣途径和方法,使语文课堂永远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