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急性脑梗塞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15-10-21王开莲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深静脉血栓

王开莲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急性脑梗塞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2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干预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防DVT的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并可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深静脉血栓,压力抗栓泵,红花油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其发病率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是临床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脑梗塞患者,兼具凝血功能亢進、肢体活动不利等多种危险因素,故本病的发病率较高,最高可达80%[1]。因此, 预防DVT的发生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预防急性脑梗塞患者并发DVT,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共230例,男127例,女103例,平均年龄59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15例,糖尿病9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73例。入选患者均为一侧肢体瘫痪,上下肢肌力0~4级,经临床检查证实无DVT和其他血管病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观察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组120例,一般护理对照组11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活血化瘀、对症及支持疗法并实施以下两条措施: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和不良后果,提高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给予生活和饮食方面指导。嘱患者适当抬高患肢,劝导其戒烟戒酒,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证营养的充分摄入,多食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多饮果汁和水,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加快血流速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致使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从而预防DVT;②保持静脉完整性。禁止在瘫痪侧肢体静脉穿刺,以能活动的上肢为首选,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在下肢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输液,并且持续滴注不应超过48h。不宜在下肢穿刺浅静脉留置针,尽量避免股静脉置管。

1.2.2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组配合有针对性的干预:①给予压力抗栓泵进行双下肢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②肢体按摩及康复训练,对双侧肢体进行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按摩,反复对瘫痪肢体做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各关节伸、屈运动,重点做足踝部运动。对伴有活动时疼痛较剧烈的患肢,活动幅度开始不可过大,速度宜缓慢,动作宜轻柔,循序渐进,在患者主动运动的基础上加外力被动运动,每次持续时间约30分钟,日2次,每次活动结束后予适量红花油外用于患肢;

1.2.3 护理时间为21天。

1.3 观察指标

1.3.1 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并结合彩超检查结果评判干预效果。显效:患者未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皮温正常;有效:患者诉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感,腓肠肌试验阴性,下肢彩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皮温正常;无效:患者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下地困难,腓肠肌试验阳性,皮温升高,下肢彩超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3.2 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监测。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微机,用excel2007数据库管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测量P为双侧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后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 例(1.67%), 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 例(5.45%),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9, P<0.05);干预组120例,其中显效10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为110 例,其中显效8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

经统计学学分析,采用±s的方法,干预组治疗前1.81±0.62,治疗后0.63±0.26;对照组治疗前1.75±0.59,治疗后0.93±0.35,且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CLOTS-1结果显示[2]:DVT大多发生在急性脑卒中后2-7天,大约80%发生在脑卒中后10天以内,脑梗塞患者的DVT发病率尤高。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是DVT形成的常备危险因素:脑梗塞偏瘫患者因肢体瘫痪,下肢缺乏有效的肌肉收缩,失去了下肢肌肉泵作用,尤其是腓肠肌肌肉泵,使静脉回流缓慢;脑梗塞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血黏度较高,处于高凝状态;脑梗塞的出现已经说明患者血管内膜受到损伤,这种损伤累及全身血管,再加上治疗输液过程中亦有可能对血管产生伤害,从而加重血管内膜损伤。DVT及其所引发的肺动脉栓塞给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加大了病死率、致残率及治疗花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DVT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血栓形成时,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分解形成D-二聚体,使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间接反映体内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的大体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67%,对照组DVT发生率为5.45%,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DVT发生的危险性。针对脑梗塞患者发生DVT的诸多危险因素,我们制定了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包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保护静脉血管、压力抗栓泵治疗及按摩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前两者是护理预防治疗的基础。压力抗栓泵[3]一方面可对治疗肢体起到大面积的挤压、按摩作用,加压时使静脉内血管尽量排空,加速血液向心回流,加快了血流速度,明显减轻血液淤滞, 并可增进局部淋巴及静脉循环,增加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增强血管内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组织间液的吸收,从而从多个方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的按摩及康复功能训练可以恢复下肢肌肉的肌肉泵作用,并对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有很好的作用。红花油[4]为中医外用药,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有研究显示红花油可经皮肤渗透,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循环的作用,可改善小血管功能,加快局部血流速度,促进组织间液吸收,我们应用于DVT的临床预防中,效果明显。系统、完善的中西医护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对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起到改善作用,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最大限度的减少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ndré C, de Freitas GR , Fukujima MM.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following stroke :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ublished articles[J]. Eur J Neurol, 2007 ,14( 1 ):21 -32.

[2] CLOTS Trials Collaboration,Dennis M , Sandercock PA,etal. Effectiveness of thigh –length 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stroke (CLOTS trial 1 ) : a multicentre,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09,373(9679): 195 8-1965.

[3] 高鳳,李虹.气压治疗仪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4(2): 193.

[4] 田文英.外用红花油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102.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深静脉血栓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骨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GST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