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2015-10-21张建南
张建南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三个哲学维度:“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自然对人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结果相关联。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哲学维度;当代價值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5-0027-05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经典表述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典籍中并没有对生态文明进行直接而明确的阐述,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人既可以改变自然,同时又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而存在,只有人们正视自然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从内心深处自觉地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由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发现和整理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现阶段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自然界是人类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然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离开了自然界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也正是自然给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简单臆断得来的,是有十分充足的依据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基于这种理论,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而存在,那么人们对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种种行为,就不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就必须要在尊重科学规律、顺从自然规律的角度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毁灭自然,不能简单地强调人定胜天,而要将人类与自然放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上,正确审视二者之间的重要联系,这样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自然异化是劳动异化引起的必然结果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一个较为经典的理论成果,他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经济打破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资产阶级把最大程度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因此,工业经济快速扩张,而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逐渐显露出来,从英国伦敦终年弥漫在红色的雾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污染问题多么严重。正想马克思所说的:“睁开眼睛吧!什么是罪恶?是高利贷、偷窃和掠夺,还是我们的贵族和王室把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为什么说环境污染的这种自然异化现象是由劳动异化引起的呢?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贪婪卑劣的本性,才使他们将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目的,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向自然进行掠夺,攫取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痛,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也就是说,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改变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劳动的方式是错误的,因此成为异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异化的劳动形式,使得自然界也发生了异化,那就是严重的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马克思认为正是人们的劳动异化行为造成了自然异化的现象和结果,这种理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的。
(三)从“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出发,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
“新陈代谢”本来是一种人体或是生物体的循环现象,马克思用这一形象的比喻,来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尴尬结局和严重后果。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就正常的情况来讲,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是不应该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的,而是以某种形式最终回归自然,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也就是类似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可是,就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行为最终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结果阻断或者说割裂了正常的循环,因此,可以认为是割裂了正常的新陈代谢。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
(一)“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1.“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生态,顾名思义,就是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生成,就是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是基于人化了的自然及在自然面前人类应有的态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一是自然界就是自在之物,或者叫作“自然存在物”;二是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自于自然,“本来就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三是“他们构成环境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可见,生态文明所涉及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是指人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2.“生态文明”的归宿:自然生态。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实践群体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他们在实践中必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为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在改造自然中,目的就是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尽可能达到好的效益,形成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由于人化的自然,人类对自然生态有个无止境的追求,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经济效益递减,人类经常处在“反生态文明”的状态之中。就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人们的行为是对文明与反文明的追求,都必然回归到“自然生态”这一实践的唯物主义中。
(二)“生态文明”的辩证实现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在自然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的活动反作用于自然;当人类活动适应自然时,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人类的活动不适应自然时,就是反自然。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人化的自然是—个过程,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自然有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述,自然与人类的劳动是紧密结合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调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每一个时代,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化的自然都有其时代的烙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一个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当人能与自然相处,人能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种行为和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而当人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并且一味地强调人定胜天,忽视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对自然造成巨大的损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反“生态文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做肥料足够让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正是这种逐利的短视行为造成了对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可见,人类就是在“自然”与“反自然”之中,“文明”与反“文明”的不断冲突与调适之中,推动者人类历史的进程。
1.自然对人的关系。自然生态是人类的母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没有自然界,人们什么也干不了,劳动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自然界给工人予劳动对象,给予生活资料,才能够生存。可见,自然界对于人类,是人类生活的源泉,孕育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人类生存、成长、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阶段无不是依赖自然界的资源才得以实现的,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从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到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人们的发展每一刻都离不开自然,离不开自然的资源,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顺从自然规律,正确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
2.人对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从马克思这个表述可见,人对自然地关系,一方面是积极作用,是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以资本主义而言,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也是相当发达的,在工业革命兴起的短时间内,世界经济格局和工业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财富。但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露出了他自私自利,贪婪卑劣的本性,不断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对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所创造的生產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和行为,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自身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分析了正是不断涌现的“发明创造”缔造了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工人阶层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这种变革“就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毁坏着工人的身体,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
(三)“生态文明”的现实展现
1.“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个体的,总是以群体的行为出现。自然生态总是事物本身,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与自然相处,是人类为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为目的的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特有方式。而这一方式,只要有人类,就表现为实践是人化了的自然产物。人类最初始的及延用于今的方式,就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每一代人对自然的实践,都是不同的。我们人类经过渔猎及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又经过了农耕时期,也进行了工业化革命时代。这些实践活动,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实践的主体、客体都有不同。但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联。
2.“生态文明”与人的认识活动相关联。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不断与自然相适应与不适应,其实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作为自然生态,它仅是一个事实性的事物,而此事物的价值意义是人类对它的认识。就人类早期,人类对自然就是仅仅处于,自然给人类予以什么,人类总是认为自然总是给人类取之不断的生存资料,用之不绝的资源。但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不断得到的答案是:自然决定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绝对离不开自然。正如当我们没有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奴隶,当我们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主人。所以,生态文明直接涉及到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认识的程度。
3.“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结果相关联。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但人类谈不上征服自然。人类只能在自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离不开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是从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过程的结果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人类有这种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实践结果。离开自然的“承受力”,人类就是有天大的能力,他也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生态文明”的结论,是人类的实践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人类实践的结果不能离开自然的本体及延伸,必须是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创新的,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进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人类的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行为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人们的力量比较弱小,很多时候都依赖自然界的风调雨顺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这一时期的人们是顺从自然的;随着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化,劳动水平空前提高,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主要是改造自然,甚至于开始尝试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可以说,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危害也是最大的。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意识到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自然环境恶化了,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只能接受自然界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该来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好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我们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有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豪情,我们有过“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的革命干劲,我们有过亩产万斤的“历史”,我们也有过“先污染,后治理”血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也有“又好又快”的“生态文明”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快、生产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些也都告诉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五个文明”的统一,首先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真正的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树立生产力和生產关系统一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依据,在生态文明中,发展生产力,做到人与环境共同发展。首先,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资本主义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出人类社会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财富和灿烂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容许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其次,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当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对自然生态也必然造成具大的破坏,对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自然生态也造成了具大的破坏。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以资本为目的,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掠夺,必然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在社会主义条件背景下,不是以攫取个人财富为目的的,因此这种生产目的是理性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这就取决于社会主义对自然生态是尊重、和谐相处。可见,“生态文明”,一是涉及到人类自身的活动,表现为生产力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面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由此推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祸根,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对“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五个文明的统一”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来讲,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有高度的生态文明作为支撑,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同时,也与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的问题。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发展,其实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人类,人类如何认识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是人类自身要反思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界的问题。所以,“生态文明”应当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态度,社会主义制度给社会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融合相处的生产方式基础,也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予以充分的制度保证。
责任编辑:王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