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及其启示

2015-10-21周建华

湖湘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外四个全面解读

周建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引发了海外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重要意义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认为“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严密,意义重大,亮点在于“全面从严治党”。透视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可以得到以下启示:辩证看待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加强“四个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海外宣传。

关键词:“四个全面”;海外;解读;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5-0022-05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在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被提升为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提出,不仅在中国大陆引发广泛热议,也在海外引起强烈关注。海外一些知名媒体纷纷报道“四个全面”,一些政府要员、专家学者等积极解读“四个全面”。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是“四个全面”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国内“四个全面”研究的丰富和补充。梳理、分析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四个全面”是具有严密逻辑的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作了简明阐述。这引起了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四个全面”不是四个方面的简单并列、机械堆积,而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但对于这个系统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观点各异。概括起来,主要如下:

第一,“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海外有媒体把“四个全面”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对照,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所以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甚至有海外网络评论家把“四个全面”称作“习近平时代的基本路线”。

第二,环环相扣。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但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深入改革;要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来保障企业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这要求执政党与国内改革进程保持紧密联系、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杜绝腐败,对干部的行动进行严格监督”。由此可见,“‘四个全面的每一点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三,有机统一的整体。海外有媒体指出:“‘四个全面是一个层次分明、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战略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基本手段,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最关键的‘牛鼻子。”的确,四个“全面”,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它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使“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海外有媒体指出:“在‘四个全面中,小康社会是总目标,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犹如三足鼎立,共同支撑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这表明,“四个全面”是“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的关系。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已明确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二、“四个全面”的亮点在“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2012年出台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全面启动了多轮中央巡视组。在此基础上,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引起了海外各界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亮点所在和创新之处,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洛马诺夫指出:“将‘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是一大亮点,这与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一脉相承。”美国《赫芬顿邮报》称,“‘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最具创新力,此前中国政府的举措都没有涉及党内治理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起政治、组织保证作用,“是保障其他三个“全面”的必要手段”。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党总揽大局,要靠党掌握方向,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其他三个“全面”都将成为空谈。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能真正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进而牢牢把握改革与法治的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展现了中国政府在打击腐败方面的决心”,“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反腐斗争中的决心”。腐败是生长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损害党的健康肌体,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终导致亡党亡国。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必先从严治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积极推動反腐斗争,使反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中纪委“抓获”省部级及以上大“老虎”40余只;中央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对此,海外有专家高度评价说,“中国政府深入、持续、高效的反腐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在人民中得到热烈反响,取得重大成果。”但也有专家学者忠告称,“成效显著的反腐败斗争还只是开始”,“希望中国反腐可以持续下去,取得更多成果”。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由此,海外有媒体在年初就推测,惩治腐败很可能成为2015年两会讨论的重要议题,反腐败大潮可能在2015年达到顶峰。

三、“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看,“四个全面”的意义是海外关注的重点。海外各界普遍认为,“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一,“四个全面”是习近平的“理论标志”。海外各界一直较为关注“习近平将携何种思想理念载入中共史册”。所以,当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阐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评论员文章时,海外一些媒体立刻注意到中国官媒这一不寻常举动,他们指出,中国主流官媒以“最高规格、最强火力”宣传习近平“四个全面”,并将其提升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的高度,意在将“四个全面”打造成习近平时代的“理论标志”。“四个全面”设定了中共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执政后的所作所为,具备成为习近平“理论标志”的条件。他们预言,“四个全面”不仅将是“两会”上的“主旋律”话题,还可能作为习近平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写进2017年中共十九大的党章。

第二,“四个全面”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权威指导方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正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为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整体方案”。“四个全面”,不仅符合中国发展实际,而且还与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总目标、总思路相一致,因而“是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纲领”。更重要的是,“四个全面”还为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解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通过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表明中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表明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等巩固执政根基。这将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从而有效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四个全面”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然而提出后就遭到质疑,如有人说,中国梦只是目标,没有路径、方法和保障措施,因而比较“空洞”、“务虚”。显然,要消除这些质疑,必须对中国梦作详细、具体的阐释。而“四个全面”就是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梦做出的具体解释,是中国梦的条理化和具体化。“如果说‘中国梦的提法凝聚了亿万国人的价值共识,那么‘四个全面的提法将这种共识变得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这“使中国梦不只是停留在设想中,而必将逐步成为现实”。

第四,“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布局。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每代国家领导人都会在某个阶段提出一些重要理念,成为领导人的执政特点,如“实现四个现代化”、“三个代表”等。习近平的治国理念是什么?是“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汇聚了中国第五代国家领导人解决迫切问题的方法精髓,这实际上是新的治国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进入一个新时代。“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1.0时代,‘实现四个现代化是2.0时代,‘中国梦是3.0时代,那么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五,“四个全面”将让更多中国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海外有学者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确保中国建成更加繁荣的社会,并让更多中国人分享发展的成果。”的确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体民众享有美好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通过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更广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权益,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为了让我们党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言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奉献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四、几点启示

通过梳理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要辩证对待海外关于“四个全面”的解读。总体上看,海外媒体、专家学者大多对“四个全面”采取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提出不少真知灼见,但也提出了一些主观、甚至错误的观点,比如“告别‘三个代表、迎来‘四个全面”等。由此,我们在关注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时,应坚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为我们深入研究“四个全面”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借鉴和吸收其客观、正确的见解,增强研究的全面性、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海外关于“四个全面”的误读,往往带有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目的,尽管这只是少数媒体的事,但危害甚大,应保持警惕,因此在与海外媒体、专家学者保持“对话”时,应尽量排除其主观、错误的见解。

第二,加强“四个全面”的理论研究。目前来看,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重大意义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鲜有涉及其它。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对“四个全面”的研究不够。诚然,目前全国各界都在热议“四个全面”,但总的来看,政治宣传多于理论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解读。实际上,“四个全面”提出后,海外各界迫切想知道“四个全面”是什么、内在逻辑关系怎样、有何重大意义、如何推进等。这就要求国内学界进一步加强“四个全面”的系统研究。2015年3月5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加强“四个全面”的理论阐释,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如何系统研究“四个全面”?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来研究“四个全面”,拓展研究视域。二是系统梳理和研究“四个全面”的理论渊源、形成背景、演进历程、内涵外延、内在逻辑、作用意义、推进路径等,厘清“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的关系,丰富研究内容。只有我们自己对“四个全面”有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海外的解读才会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加强“四个全面”的海外宣传。由上可知,目前海外对“四个全面”还有不少误读。为此,我们应加大“四个全面”的海外宣传力度。2015年1月,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3月5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再次强调,要把学习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上突出位置,广泛深入宣传。如何向海外宣传好“四个全面”?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国外媒体、各类国际会议等平台,广泛宣传“四个全面”。二要积极回应海外对“四个全面”的质疑和批评,并作好有针对性的阐释和解读,减少他们的疑虑和误判。三要注意使用国际化的语言来宣传、阐释“四个全面”,力求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海外四个全面解读
海外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暴风科技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业务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