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让小学生善于“做”数学
2015-10-21庄碧海
庄碧海
摘要:从土楼到山区的小学数学34年教学中,笔者认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理解;感悟;积累
从土楼到山区的小学数学34年教学中,笔者认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做”中理解算理
操作让学生不再只是用耳听、用口说,而是用眼看、动手做、用心思考、用脑总结,把原本停留于言语的抽象甚至有些虚幻的方法,变成了可观、可触、可感的行动。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分小棒来理解42÷3的计算过程:要把42根小棒(4捆又另加2根)平均分成3份,先从4捆中拿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1捆,就是1个十,要把商1写在十位上,再把剩下的1捆解开与另外的2根合在一起共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可得4根,就是4个一,要把4写在商的个位上,最后把每份分得的1捆和4根合起来,即每份有14根,得商14。通过这样边操作边列竖式计算,“商的书写规则”这一难点就容易理解了。
二、在“做”中感悟学习价值
学习数学的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空间。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说完圆锥的特征,师问:什么是圆锥的体积呢?生: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师:那圆锥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之后,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让孩子们观察得到等底等高这一特征,师:大家猜一猜,这个圆柱的体积与这个圆锥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紧接着为每组成员发放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空壳模型,并把水、沙子放在讲台侧面。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有的用沙子、有的用水,有的用圆锥往圆柱里倒、有的用圆柱往圆锥里倒,这样打破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构建新型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不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有的孩子还从“乌鸦喝水”中得到启发,指出可以把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完全浸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看水面高度的变化来找出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像这样,除了知识传授外,又多了一份情感交流,一次思维碰撞,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价值,更加爱数学。
又如“认识四边形”一课,教师设计了画一画你心中的四边形、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搭一搭、猜一猜四边形等环节,让学生领悟到可以从边和角的角度去研究四边形,進而联想:是不是也能从边和角的角度去研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继续猜测、思考:研究长方体、正方体也是从边和角的角度思考吗?又应该从什么方面入手?这正是数学学习价值的所在。
三、在“做”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如“认识圆柱”一课,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如下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个长方形铁丝框、一个侧面贴满标签的可乐瓶,要求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创造一个圆柱。有的小组用长方形纸卷成圆柱(横着卷、竖着卷)、有的小组把长方形铁丝框以长或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柱、还有的小组直接把可乐瓶的标签轻轻剥下获得圆柱,这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这就让孩子们反复经历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在“做”中感受数学思想
知识可以传授,技能可以操练,但数学思想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掌握的,所以教师需要大胆放手,巧妙引导,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索,感受数学思想。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课前谈话回顾“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当时要称出大象的重量很难,曹冲想办法,转化成分批称石头,再把每次称得的石头重量相加就容易多了。“能不能也像曹冲那样,想个办法把圆形转化成已学过的某种图形而计算出它的面积呢?”紧接着,建议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一个圆形纸片和一把剪刀)进行操作,不过要思考后才能动手,经过学生片刻思考,动手操作:沿着直径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重新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改变,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原来圆的面积,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从而推导出圆形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这一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甚至有“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面积不变,但周长变长了,增加了2条半径”这一重大发现。
五、总结
其实,“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做”的机会,提供更多“做”的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