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的生态重生
2015-10-21刘馨月王瑞瑞
刘馨月 王瑞瑞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滨水区发展历程,总结滨水区现状问题,提出滨水区的再开发的自然生态模式。
关键词:滨水区 衰败 再开发 自然生态
1.滨水区的发展历程
滨水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 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滨水区可分为滨海型、滨江型、滨湖型以及滨水型。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1原始社会——繁衍
最初的生命来源于海洋,最早的文明源于河流。四大文明古国起始于各大流域: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人类依水而居,滨水区最早是作为人类的繁衍之地而存在的。
1.2农耕时代——繁荣
农耕时代水体与城市联系极为紧密,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运条件的便利与否则是一个城市发达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以隋唐时期为例,京杭大运河建成后,沿线城市发展极为迅猛,出现了很多以漕运为发展依托的城市。后至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港口城市则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可以说,在农耕时代,滨水区是作为一个城市最为繁华的地段而存在的。
1.3工业社会——衰败
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水路运输成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以水运为经济命脉的城市逐渐衰落,滨水区走向衰败。工业重心迁移,滨水区只余破旧的厂房和被污染的水体。滨水区被边缘化,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衰退。
1.4信息时代——重生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了重建滨水区的浪潮。城市发展加快,范围扩大,滨水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各种成功的开发案例也使大多数人开始思考滨水区的再开发问题。滨水地段环境对于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空间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
2.滨水区开发优势
2.1城市发展需求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用地逐渐扩展,曾经一度被边缘化的滨水区也逐渐被纳入城市发展用地。并且由于滨水区的加入,城市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滨水区地位有了明显提升。
2.2城市文脉延续
滨水,尤其是滨河地区,河流千百年来川流不息,延绵不绝,诸多城市的文明由河孕育,依河发展。滨水空间更是承载了许多人儿时的回忆。滨水空间的再开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的需要。
2.3人类需求层次提升
现今社会,人们的温饱需求多数已经满足,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心理层次的满足——连续的开敞空间、良好的绿化景观、丰富的休闲活动,这些都是人们需要而滨水区恰巧能够提供的。故而滨水区的开发优势不仅仅存在于物质层面,更存在于精神层面。
3.滨水区现状问题
3.1水体污染严重,滨水环境破坏
水体污染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城市在发展初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新建工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水系,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滨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毁灭。
3.2防洪需求,河道单一硬质化渠化
规划中河道常常被硬质化、渠化,防洪堤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进行建设,河道裁弯取直,改变河流自然线型,清除河道中的多样性浅滩。上述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有良好的防洪作用,但从长远看,破坏了河流对水位的自我调节作用,加剧了洪水的威胁,并造成旱情频发。从流域角度来看,上游河道拓宽,使得洪水下泄更为迅猛,由此加重了下游的洪水灾情,并且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河流自然降解能力下降,产生季节性河流。
3.3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滨水区吸引力降低
在规划过程中,往往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划分滨水岸线,用以房地产开发。忽视人们在滨水区所表现的亲水性原则,对亲水驳岸的设计趋于单调化、人工化,无良好的亲水感。
4.滨水区生态重生之路
4.1水域生态环境修复
水域生态环境破换严重,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具体则是要完善污水管网,加强河塘清淤,改善水质环境,提升水体水质。并可以通过扩大水域面积、增加水域深度、增加湿地和水生植物、建设软质驳岸等方式形成良好水域生态循环系统和增加滨水生物多样性来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4.2滨水堤岸生态整治
4.2.1布局方式变化
在规划中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成片植被以及岸线形式,新建岸线在布局形态以及植被布置上尽可能模仿自然滨水地格局;在满足城市防洪标准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软质水利工程。平面设计中堤岸宜采用微曲线型,与自然形态融为一体;竖向上在保证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宜设计不同高程,使堤岸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4.2.2铺装材质变化
滨水景观营造所需要的材料包括软质自然、硬质人工两大类型。软质材料成本较低,且较易维护,总体呈增值趋势。而硬质材料容易磨损,总体呈贬值趋势。
与以硬质人工材料为主的滨水景观建设相比,以自然软质材料为主的景观建设其建设的相对成本是较低的。因此,以自然生态为建设导向,充分保留现有自然材料,在新的建设中提高软质材料的使用比例,是滨水景观低成本营造的基本途径。
4.3滨水景观生态发展
4.3.1建设生态河堤
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是相互交流的,两个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均需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对于坡度较缓的岸堤,宜采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减少硬质铺装的方式,而对于较陡的坡岸,可采用硬质护坡。此外,应当认真考虑泵站、节制闸造成的水体隔断及其对水体环境、对物种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减少不必要的闸坝。
4.3.2保护洲岛浅滩
城市河流中沙洲小岛往往是一些鸟类鱼类繁衍的栖息地。应当保护河道中的沙洲小岛,丰富城市中的生态多样性。即使是因航道升级改造,也应该认真评估,尽量减少对沙洲小岛的干扰破坏,妥善协调。靠近浅滩湿地的建设工程应做好调查研究,避免无视生态资源、全盘填平大搞开发的建设方式。
4.3.3尊重自然河道
自然河道形态多变,更利于减缓水流流速,调节水位,并削弱洪水冲击力,具有良好的防洪效应;此外,自然河道环境良好,适宜各种生物生存;最后,自然河道景观更为优美,更加吸引人,易于体验自然美。
5.小结
滨水区历经繁荣衰败,在进行再开发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进行大拆大建,大自然的生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旺盛,也更具魅力。故而滨水区的重生应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要目的,避免先开发后治理,而是将治理作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从而实现滨水区的生态重生。
参考文献
[1] 方庆,卜菁华.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规划师,2013,19(9).
[2] 郭伟.渭河咸阳湖段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6).
[3] 杨一帆.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时期推进滨水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国际城市规划,2012.
[4] 刘滨谊.自然与生态回归——城市滨水区风景园林低成本营造之路.2013(7).
[5] 刘洋,李同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西北农林学院学报, 2009.
[6] 李淑玲.城市滨水区的合理规划研究.湖北农林科学,2011(6).
[7] 达婷.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生态、社会功能及文脉三维连接性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8] 吴立伟,陶承洁,张齐全.还河流以生命,给城市以活力——城市中河流整治与两岸建设.华中建筑.2007,25(8)
[9] 张纵,施侠,徐晓清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类自然化形态探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