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略特《荒原》的认知诗学解读

2015-10-21崔艳李忠霞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

崔艳 李忠霞

摘要 作为英美文学历史上的一位新诗风格的大师级人物,T·S·艾略特被文学界标榜为上世纪的诗学的灵魂人物。他的作品《荒原》,在1922年发表后,被人们认为是现代派诗歌里程碑的存在。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在学术界的讨论从未停止,但对于它的划时代意义却是公认的。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荒原》进行了解读,在这一方面的学术讨论,国内并不多。通过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让晦涩难懂的《荒原》,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

关键词:T·S·艾略特 《荒原》 认知诗学

一 《荒原》中的“碎片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

1 “碎片化”的《荒原》

《荒原》全诗中,“碎片化”很严重,这对于读者来说,在理解上造成了障碍。而且这种碎片化的诗句过于肆意化,将一些连接词去掉,甚至是一些情节也被忽略。留下的诗句中,只有那些被诗人自己注意记住的场景。对于这类在当时属于先锋的诗歌艺术形式,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注意观角度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了。诗人在诗句中,留下的那些只引起自己注意的部分,如同“碎片”一般让人眼花缭乱,却正是诗人自身的创新和心灵直白。《荒原》中突然变换的场景,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意象,甚至是时空的跳跃性,似乎都很平常。从打字机前的女打字员到古代的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从混乱的欧洲到极远的东方等等,让人们看到了好似乱到没有章法的诗句。这些难以让人理解的诗句,却正是艾略特的诗歌创新所在,也是新一代诗歌理论的开始。艾略特放弃了原有的诗歌逻辑和循规蹈矩的章法,他将大脑中的想象力现实化,变为了新的诗歌逻辑章法,于是“碎片化”产生了。在《荒原》中,诗歌的主题是以现代人们的精神颓废为内容的,人们的精神颓废代表着没有中心点的思想,杂乱的碎片化便基于此。艾略特的《荒原》以现代大都会伦敦作为叙述空间,但诗歌的标题却又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荒野的叙述空间。城市和荒野之间形成了一种空间张力,两者看似平行没有交叉,实际上却相互干涉与参照。精神的荒原是艾略特《荒原》作品的核心,也早就了艾略特在诗歌上的结构形式。读者在读到《荒原》时,深处荒原的感觉,仿若亲身经历,这也成为了《荒原》的成功之处。

2 “客观对应物”理论下的《荒原》

艾略特本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古典文学家,对于抒情,他更喜欢委婉的,暗示性的。“客观对应物”理论是艾略特诗歌作品的一大特征,他更愿意在作品中,隐藏自己的情感,通过一些对话、典故、比喻隐晦地表达出来。这是艾略特自我情感的意象表达,在认知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艾略特个人的情绪化展现。人们在自己情感压迫抑郁的时候,会把记忆中的不好的场景再现,而对于自己的身边世界,看待的角度更加负面悲观。所以,结合艾略特在《荒原》的创作中的心境,可以发现诗句中的场景的合理性了。艾略特在创作时,心情是极度忧郁,甚至带有一丝绝望的,所以他看待四周的场景只剩下了暗淡的灰色。如此心境下的创作,展现的都是一些不阳光的场面,本是四月艳阳天,春意盎然的时候,在《荒原》中却是“the cruelest month”,就连孕育着一年新的生命土地都成为了“dead land”,夏天本该带给人们的火辣激情,也变成了“surprise us”,冬天充满了快乐和刺激挑战的滑雪,也只会让作者感到“frightened”,等等,这样的词句在《荒原》中还有很多。本是愉悦的一面,在艾略特的笔下,都成为了厌恶,都是一种内心的折磨。艾略特将自己的情感,融进了这些不好的场景当中,用充满负面气息的语言,将自己的苦闷和绝望展现出来。这些美好的事物,变成了行将就木一般的存在,艾略特在这其中,带入自己的感情,达到了寄托情感的目的,就是客观对应物的诞生。这些客观对应物,以载体的形式,帮助读者建立了自我负面的场景,艾略特的心境得以与读者心中产生共鸣。

二 《荒原》中的“象似性”

1 “荒原”世界的象似性

在《荒原》中,有很多诗句是对客观世界的描写,这里的客观世界是语言“象似性”的表现,是通过语言模仿的“客观世界”。《荒原》中的那个场景,通过语言上的对比、省略、重复等形式,使荒原状态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在《荒原》中,这种“象似性”体现在了由希望到绝望之间的过渡过程,在一丝的希望中是失望,失望下是美到丑的转换,最后是绝望。强烈的绝望感油然而生,这种希望到绝望的过程比本就失望到绝望更加折磨人。也许这就是作者艾略特描绘的那个不生不死的荒原吧,也许在以前这也是繁华的所在吧。“荒原”代表的就是不美好的绝望场所,艾略特将荒原里枯萎的庄稼和长势良好的蒿草对比,这正是生活中失望和希望,丑和美的代表。《荒原》中的美和丑,似乎都不是真的,在《对弈》这章中充满了艾略特对现代工业“垃圾产品”的厌恶。通过雕刻的美好事物的石柱、画着广阔原野的油画、女子那香料的味道、摇曳的烛火等等,这一切本身在宗教中是美好的代表,但是在现代中却成为了现代工业的“垃圾产品”。这些用处低劣,丑陋的东西,毁灭了其原有的诗兴,这是艾略特对现代人“荒原”世界的表达。

2 《荒原》的表达手法的象似性

在《荒原》中,使用了“省略”的表达手法,人物的语言表达从完整到不完整,到后来的简略,直至省略。这是艾略特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象似性”表达,展现了人物精神世界的空虚,空虚到了没有语言表达的地步。读者从少得可怜的对话描写中,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少,也离人物的空虚世界越来越近了。同时,《荒原》还通过机械重复的句式,展现人物的机械一般的生存状态。通过句式,表象了现代生活的机械化,是现实生活单调重复生活的“象似性”展现。而重复的使用,还可以看到一种急促的气氛。《荒原》中人物的对话越来越少,表示着时间的流逝,话语的重复,主人公简短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时间严重不足的场景中。这也是對失落的展示,在《火诫》这章中,艾略特两次写到了“The nymphs are departed”,这是主人公精神失落的低声喃语,让读者在不觉中也坠入了这种失落当中。

《荒原》中使用了典故描写,这是艾略特对当前的荒原世界,寻找突破和安慰,在传统文学中找到了这种慰藉。艾略特在这里和传统的文化作家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读者也和艾略特之间的情感达到了一致。在《雷霆的话》这一章中,提到了“Who is the third who walks always beside you?”,有人认为是在暗指人们连耶稣是谁都不知道了。但是艾略特本人对于传统事物的看待,都是将其放在现实中联系,诞生出新的事物。那么“the third”是谁?我们认为,第三人应该是意指死亡,读者在诗句中,似乎也体会到了“死亡”。荒原那“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的状态,着实让读者体会到了其中的意蕴。

三 《荒原》中的“原型理论”和“框架理论”

1 《荒原》的“原型理论”

对《荒原》的解读中,以另一个认知诗学角度思考,从原型理论和框架理论来看待,有更深入的认知诗学解读。《荒原》以四月开篇,内容中表达的现在时态是阳春四月,有利于表现出万物复苏、再生、繁殖等主题。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荒原》的季节循环时间并不像《女士画像》一样清晰可辨,而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在《荒原》的第一章中,生和死的主题性,富有文学性的表达,显现了艾略特的现代诗歌的新颖性。例如,上文提到的“四月”、“花开”等,其原型都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艾略特的笔下,却成了“四月是最残忍的”、“尸首发芽开花了吗?”如此的语言结构,是艾略特对原型理论的巧妙运用。本是好季节的四月,为何“残忍”,这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四月”不是人们原本认为的春天原型,而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原型。“花开”代表着欣欣向荣,是新生的原型,但是与“尸首”联系在一起,又成为了另一种含义。“尸首”是死亡的原型,但在《荒原》中,它成为了“希望”的原型,“花开”的是尸首的边缘化结果。四月虽然在现实中是富有生命力的,但是在作品却虽生犹死,成为了“最残忍的月份”。而玛丽也为我们讲述着冬夏的故事,暮色下的蝙蝠飞向了天边,因此可以看出,《荒原》中的自然季节时间体系受到重创和破坏,季节功能出现紊乱,繁殖神话与重生的复活行为就很难演绎下去。我们的生活虽然残忍,但是我们活在希望当中。读者读到这里也会内心震动吧,艾略特把原型理论的常规性打破,建立了更有艺术魅力的“荒原”式原型。

2 《荒原》的“框架理论”

在语言学中,“框架理论”引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使用“框架理论”研究文学语言。在认知诗学解读视角下,分析艾略特时代还没有存在的“框架”下的《荒原》,更有挑战性。“框架”指的是认知过程,在《荒原》的第一章中,出现了“葬礼”事件,在“框架理论”中,需要对这个葬礼有一个逻辑性的认知。谁的葬礼,为什么死亡,葬礼什么时候开始,谁会参加。但是艾略特却没有在这个框架下展开诗句,却提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的事件,“死人可以复活”。这就破坏了整个框架,读者的认知出现了断层,艾略特直接写出了花园里的尸体,有意破坏了读者的认知框架,建立了新的文学框架。这是艾略特对诗句的高度的凝聚,是对主题的彰显,再次凸显了主题。《荒原》中,对于框架空间的基本空间和焦点空间,采用了忽视的手法,读者无法在其中找到期待的两个元素,这是《荒原》空间错位的表现。这样的框架特点,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伦敦的下层生活世界,转瞬到了欧洲的贵族圈中,又在《圣经》记载的“枯骨之地”转到了爱尔兰的海域,最后回到了伦敦桥上。空间的不断转换,在真实虚幻间穿梭,艾略特将文字写成了电影镜头一般,交错的场景,打破了读者的常规“框架”认知。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真正意義上的现代诗歌,毫无规律的时空转换,频繁之中,是艾略特高度的艺术直觉。

四 结语

对《荒原》进行认知诗学角度的解读,是基于人类对于世界的情感认知上的,在一定的认知规律上,利用规律的可循性,实现了对读者不同的心理影响。这样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艾略特高超的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也为随后的新时代诗歌做出了榜样。通过认知诗学的解读,有利于人们对《荒原》进一步的艺术挖掘和文学思索,更有助于人们对《荒原》文学魅力的欣赏。

参考文献:

[1] 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 郭芳云:《论〈荒原〉的空间诗学内在特征》,《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

[3] 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83.

[4] 托·斯·艾略特,赵萝蕤、张子清等译:《〈荒原〉T·S·艾略特诗选》,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5] 陈阳芳:《鬼子〈被雨淋湿的河〉的认知诗学解读》,《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崔艳,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忠霞,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
章鱼心
荒原童话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在荒原上
三月的风
从“埃文斯”到艾略特
福尔摩斯·银色马(下)
艾略特的蜜月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