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作用
2015-10-21向碧霞
向碧霞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中的发挥的作用。方法 该院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诊治的120例贫血患者,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两组,60例为溶血性贫血组,6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同时选择60例正常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所选患者进行血细胞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存在的差异,同时比较观察组的两组患者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之间的不同。结果 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比较,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中的RBC明显比对照组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Hb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低,而3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MCH最高,3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血液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液检测能够分辨出一些贫血类型,通过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贫血的筛查诊断。
[关键词] 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10(a)-0115-02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总量低于正常值范围内的一种状态,多种系统的疾病可引起这一症状。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红蛋白水平,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水平不超过120 g/L,成年女性不超过110 g/L即可诊断為贫血[1]。贫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疾病,但是随着疾病的出现,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临床表现。依据发病机制的差异,可将贫血分为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多种类型,因每种贫血方法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一定差异,因而临床上需要对贫血类型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2]。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为血液检验。对贫血进行鉴别的指标主要有红细胞(RBC)数、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得出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项指标。该院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诊治的120例贫血患者,对其贫血类型实施血液检验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选择诊治的120例贫血患者,所选的患者均经过血清铁蛋白及溶血试验检测后确诊为贫血,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溶血性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溶血性贫血组的60例患者中,3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年龄在8~72岁之间,平均为(38.2±2.6)岁。缺铁性贫血组的60例患者中,26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在9~74岁之间,平均为(34.2±2.1)岁。同时选择60例无贫血的患者,其中3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在12~71岁之间,平均为(36.4±2.8)岁;该次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所有人员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次研究。对所选的患者进行血细胞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液中RBC、MCV、Hb、MCH、RDW等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种贫血类型患者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的情况。
1.2检测方法
所选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 mL静脉血,在抽血前尽量保持情绪及身体稳定,避免运动,可以少量喝水。假如患者为住院患者,应嘱咐患者抽血前保持平稳状态,由护理人员为其抽取血液。在抽血前对抽血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运用血常规专用管进行真空采血,采集后的血液需要与抗凝剂进行混合之后进行检测,运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观察所选患者RBC、MCV、Hb、MCH、RDW等指标,对其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血液标本中RBC、MCV、Hb、MCH、RDW等指标的差异,与血清铁蛋白和溶血实验检测结果作为标准来比较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情况。
1.4统计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比较3组患者血液检验各项指标情况
通过对3组患者比较,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中的RBC明显比对照组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Hb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低,而3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MCH最高,3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贫血患者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比较
溶血性贫血血液检查的特异度为60%,灵敏度为90%,符合率为60%;缺铁性贫血患者特异度为70%,灵敏度为90%,符合率为70%;缺铁性贫血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液症状,可归纳为多种综合病症,例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3]。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超过25%的人群存在贫血情况,主要原因是红细胞酶、血红蛋白、红细胞膜基因等缺陷[4]。因红细胞容易的测定相对复杂,临床上主要通过血红蛋白(Hb)的质量进行替代诊断[5]。贫血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乏力以及易怒不安等,可能还会出现晕厥、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冷漠等情况。根据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同,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等。依据患者的贫血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这就需要对贫血类型做出正确的诊断[6]。
溶血性贫血是说红细胞加速破坏,这是骨髓的造血功能代偿功能不足而导致的贫血疾病,这种状态则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然而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缺少铁质而对血红蛋白合成产生影响的一种常见贫血类型[7]。血液检测后发现,一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中的RBC明显比对照组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Hb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及溶血性贫血组患者低,3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MCH最高。这说明通过血液检查能够对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行鉴别诊断,临床具有相应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对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通过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贫血的筛查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飒,崔娜.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4):254-255.
[2] 张洁.32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30(12):697-698.
[3] 李彬先,白山.白血病、贫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20(12):586-587.
[4] 陈洁.对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4(11下半月):167-168.
[5] 李巍,张宝华,刘伟生.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6):510-512.
[6] 成能斌.血液检验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4(1):617-618.
[7] 李春艳,隋青,邱齐,等.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2,23(5):412-413.
(收稿日期: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