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问题探究

2015-10-21张玥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

张玥

摘要: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是目前会计专业建设的瓶颈,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实现。文章从不同企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选择方面给出建议,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所在。如何搞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校内模拟实训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过近十年的探讨和摸索,形成了目前校内“理论+模拟”的理实一体的教学,以达到理论知识系统化,工作技能熟练化以及职业素养。配合校外实训基地的职业实践,给学生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企业文化,深化职业道德和规范的建立。

一、高职高专会计專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程式化进程加快。中、小、微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2013年,成都市主城区新增企业数量为101770个。假设一个新生企业平均需配备两名财会人员,则有203540个新增会计岗位需求。

新增会计岗位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十分喜人。不容忽视的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的质量问题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毕业生职业意识单薄,责任心不高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应该在知识结构上比中职学生更完善、更全面,在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上比传统本科院校更接近行业、企业、职业需要。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要求学生走出校门时的质量能完全符合企业要求。

为了能在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要求上做到无缝对接,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做了很多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正,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但是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无法在言传中树立职业道德,在仿真环境下建立职业意识。

(二)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针对企业工作内容缺乏灵活性

在有一套完善且符合当前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历年的毕业生反馈信息中都会涉及“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强,缺乏工作的灵活性”的信息。经分析,这个反馈信息的成因有二:1、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授课的时候,都是以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解读条款”为准绳的。在企业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可以有合理或不合理的一些操作,这些无法在课堂上逐一说明。2、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新的经济实体层出不穷。自然会计法律法规会出现较为频繁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学生没有办法马上消化并结合企业自身需求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三)毕业生在工作中自我意识较强,团结精神较差

“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做,可以很好帮助学生一进企业就马上能工作。高度仿真的模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对企业的规模、设置、业务操作流程清晰了解。但是,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经济记录、分析、决策的根本会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利益,需要和企业的每个部门沟通协调,这一点是高仿真模拟软件绝对无法做到的。

在经过5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前三年备受人际沟通问题的困扰。这和90后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沟通交流效果不佳造成的。

为了缩小企业要求和毕业生质量的差距,以上三个问题继续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通过学校内教师的说教,视频的播放,社团的讲座等方式收效甚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走进真实的企业,去了解企业文化,去建立职业意识,去寻找灵活应变的方法,去完善合作精神。

二、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的问题

高职高专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难易程度因专业而易。电子类专业、软件类专业、旅游类专业、机械车床类专业寻找校外合作机会较多。而会计类专业的校外合作成了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发建设的一块心病。

(一)会计专业学生多,企业需求量少,供需数量不匹配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对口实习岗位是财务部。一个大型企业的财务部是一个成熟且稳定的机构,对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不大。谈一个校外实训基地只能接受4、5个学生,这与目前高职高专在校需要参与到实习中的学生数量严重失衡。一个有1000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校至少需要25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支持才能保证校外实训的顺利开展。

(二)会计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无法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企业不愿意冒险合作

财务部是企业经济信息汇总的地方。这些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对于竞争来说是机密的。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实习,不要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要向深入学习。会计信息处理错误,会计信息流出企业,都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无法向企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服务,使得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始终处于单方热衷的局面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专业多为基础课转型教师,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途径有限,经常会出现专业技术信息落后于行业企业的状态。如此以来,很难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行业企业,使得校企双方在信息技术上得不到公平的交换。

三、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的要点

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较为困难,盲目的开发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流程化开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模块,要结合校企合作开发进行。流程如图1所示。

(一)目标企业确认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市场对毕业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要求确定合作的目标企业。在确认目标企业的时候要分清目标企业的性质。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内资企业,尤其以有限责任公司及私营企业为主。

与不同企业合作要注意的要点不一样。所以,在建立合作前要进行全面的企业调研。

(二)合作企业调研

合作企业调研工作是一个全面的调研工作,无疑是给企业做了一个全身检查。只有给企业照个全面的深度的x光,我们才知道校企合作的背景、目的、目标是否契合。

1. 调研方式的选择

调研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调研人员直接走访企业,可以进行网络调查,可以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可以由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利用校园招聘会调研,可以举办论坛,可以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调研方式,等等。众多的调研方式可以根据学校优势资源渠道来进行选择。

2. 调研制度的确认

合作的持续进行,需要学校建立行而有效的调研制度。

建立常规性调研。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安排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    导与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保持与企业的联系,维持已有的关系,及时发现新的合作机会。

建立针对性调研。针对性调研是基于对合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可以随时到企业调研。

3. 调研工具的使用

在征得企业同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书面笔记,录音笔,记录,拍摄记录以及请企业提供文字资料、数码资料、图片资料等。

(三)校企合作商讨

在清晰企业的诉求和学校诉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正式的校企合作商讨。合作商讨应该由学院领导出面进行,以确保能对企业的资源诉求给予明确的回复。

在校企合作商讨中,要明确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的模式,资源共享方式等内容。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很难接受会计专业学生进入财务部门。所以针对大型制造企业,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定位于企业生产参观,以帮助学生能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过程。教师技术支持,用教师的专业技术帮助企业解决财务问题。教材合作开发,将企业真是数据用于实训教材,深化理实一体教学。同时企业获得宣传效益。

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商谈校外实训基地合作项目时,可以考虑企业生产参观,可以争取优秀学生寒暑假财务部见习,青年教师兼职财务工作人员等合作项目。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最理想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专业对口,合作项目多,校企利益容易一致,可以解决较多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合作内容可以以项目为载体,可以是日常代理记账,可以是审计项目助理等等。

(四)签订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的合作,必须以合作方案的形式确定下来。合作方案确定后,应该有正式的签约仪式,表达双方的诚意与尊重。初次合作的方案,可以以一年为期限。这样可以更便于实施操作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五)完善修正方案

在初次合作期间,是校企双方磨合时期。在这个期间,校企双方会发现校外实训基地合作项目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这时,需要学校方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在企业提出之前商定完善修订方案,以保证合作的持续性和深化的可能性。

(六)進入稳定合作期

在与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入稳定合作期后,定期拜访和调研。维持原有合作关系的同时,发现新的合作项目。同时,可以以一个实训基地为标杆,辐射更多的企业,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良性循环。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确定校外合作企业目标。提前调研企业,找到校企合租的利益平衡点,建立合作方案。在合作期,对于实施中的问题主动的针对性调研,保证实训基地合作持续进行的同时,建立辐射效应,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量。

参考文献:

[1]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