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0-21杜玲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河南农民工

杜玲

摘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把握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现实问题。文章根据对150名河南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和专访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2008年末总人口99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73万人,农村人口6345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859万人。2008年以来,我省各市、县利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和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好时机,制定了一系列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到自己家乡创办经济实体。河南省不少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信息、项目等返回家乡创业,成为省县域经济和劳务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08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已达2150万人,劳务收入达1700亿元人民币,有56万农民工实现返乡创业,创办企业11万多个,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20万人。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此次接受调查的返乡创业人员的平均为39岁,其中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63.9%,男性占90.9%,女性占9.1%。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愿比较强

在接受调查的150名返乡农民工中,有78%的返乡农民工有创意意愿。其原因在于:一是大量的农民工到发达地区就业,学会了一些专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最重要的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信息、客户等宝贵的创业资源;二是他们对当地的资源、市场、行情、商机等比较熟悉,外出农民工在外打拼,其思想观念也接受了城市现代化的冲击,因此,相对的思想观念开放,脑子较灵活,有较强的创业愿望;三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外出打工收入不高,而自主创业收入比较乐观,因此创意意愿比较强。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域多元化

农民工返乡后在很多领域进行创业,比如: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小型工矿企业、经商、农村旅游业等。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一、二、三产业上来看: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到27.8%,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占31.7%,第三产业服务业占31.1%,其他9.4% 。虽然返乡创业者大多从事二三产业,但调查显示发现98.5%的创业者并没有放弃农业,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其所在家庭还继续承包耕地,他们和农业之间仍然存在天然联系。

(三)返乡创业者多采取合伙创业,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多采取合伙或者家庭集体创业的形式,自主创业的比例很少,其原因如下:一是个人自有资金积累不足,集体创业可以聚集资金;二是集体创业可以共享资源,分担风险;三是个人文化水平有限,集体创业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

(四)农民工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低

64%的农民工对政府的扶持创业政策是不太了解的,零零散散的了解个别政策,这说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农民工并不知道,无法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单凭新闻联播的简要介绍无法掌握所需信息,另外网络在农村并不普及,农民工所需了解信息的渠道就受到了限制。

二、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8%的返乡农民工有很强的创业意愿,但感觉到返乡创业压力过大,不敢创业,为此,我们需要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社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认识错位

认识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农民工“返乡”概念的认识错位,认为农民工“返乡”,就是返回到自己的乡村,而不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中去的“返乡”。二是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概念的认识错位,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是要创办大而强的企业而不是小企业,而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的经营管理能力與财力物力。实际上,农民工所返的乡,一般来说应该不是原来的村庄,而是从打工的城市返回到原来的所居住的村庄附近的或所属的城镇;返乡农民工所创的业,也不是大而强的企业,而是结合农民工打工的经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所创办的能发挥自身和村镇优势微型企业、个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和政府都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从而政府才能从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使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真正创出成效。

(二)农民工刚开始创业时资金缺乏

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否成功,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接受调查的150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资金在50万以上的没有,10~50万之间的仅占6.7%,36%的农民工初始资金在2~5万元之间,当自有资金不足时,大多人选择的是向亲戚朋友借,缺乏筹资理念,很少想到申请银行贷款,因为借款手续繁杂,而且利息负担过重也会增加投资风险。

(三)农民工创业需要承担的费用偏多

虽然政府制定了各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但农民工返乡创业仍然需要承担名目繁多的税费,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各种税费都按正常标准缴纳,有的地方事后会返还一部分,有的地方没有返还,这几乎等于创业者没有享受到税费减免。二是名目繁多的行政费用太多,如工商、质检、环保等部门的行政收费项目比税费还多,还经常有各种罚款。三是政府制定的税费减免政策在内外资之间差别较大,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对外商投资与外资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长时间的税费减免和优惠使用土地、水电等资源;但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者优惠幅度很小。

(四)知识技能方面欠缺

调查显示,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需求,想创业但不知该如何创业。农民工意识到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创业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农民工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观念,认识到城市中的工厂、企业中的组织管理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而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而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必需的,所以大多人认为自己需要扩充文化知识和技能,为自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应采取如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各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搭建返乡创业的社会支持平台

由政府牵头,组织各部门建立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为返乡创业农民搭建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支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企业的运行环境,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畅通市场信息交换渠道,加强与发达地区相关行业和生产上下游供应商的联系,引导当地的主导产业利用优势做大做强。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建立信息指导数据库,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市场供需信息,使企业经营有的放矢,生产与市场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

(二)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水平,要像对待外商一样对待返乡创业者,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明确扶持政策,保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权利,优化返乡改善创业环境。对于外出打工返乡创业者,无论其创办的企业规模大小、不管其经营模式,只要符合法律和國家产业政策,能够利用当地资源,能够解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具有示范和推广前景,就应该鼓励支持,为他们创造有利于其良性发展的政策、金融、服务、舆论和治安环境,实行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技能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构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创业培训、交流活动、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根据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一是开展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二是开展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三是以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为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从而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和返乡创业、就业能力。为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推行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加大对回乡创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放宽小额贷款担保条件;同时,扶持民间融资,允许农民利用房屋进行抵押、承包土地融资,解决创业初期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安排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推行回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对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优先给予贴息。

(五)为返乡创业建立优惠政策制度,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优惠政策措施,引导掌握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诸如地方人民政府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在税费方面,返乡创业农民工应该享受和外商、外资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于能够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或者再就业作出贡献的返乡创业企业,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返乡创业农民工应该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舆论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和鼓励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识。在外务工农民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累了一些资金。但是,由于缺乏投资意识,政府要对农民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适当引导农民工如何利用打工挣的钱,鼓励他们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参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劳动保障部门应经常对返乡农民工的情况进行摸底分析,结合当地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特点、劳动力需求情况、农产品生产特点等情况,制定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同时借助当地的报纸、电视、村委会等举办一些专题活动。

参考文献:

[1]叶长德.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研究趋势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熊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09(04).

[3]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李伟舵.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04).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河南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