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2015-10-21陈俊道
陈俊道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8—0106—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下面,笔者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自制实验仪器增强演示效果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是物理教师的共识。因此,如何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趣味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例如,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笔者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将电池盒、开关、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灯座、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之后将它放在讲台上,醒目大方,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教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他们能体会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类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认识并掌握正确的物理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用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还可以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真正落实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经历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掌握了物理技能,而且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因此,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