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急需全方位的支持
2015-10-21王瑶
王瑶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乡村教育上,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乡村教师身上。然而,就如同近日一份关于乡村教师现状的调查所示: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如今一落千丈,且时常被学生轻视。这反映出乡村教师的尴尬处境。
在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等活动中,似乎都会有一些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的身影;“寻找乡村最美教师”所寻找的,也是那种甘愿清贫、扎根基层的教师。但值得探讨的是,这些活动往往都过分强调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强调清贫、坚守与奉献的乡村教师的伟大,却不顾及他们生存的尊严。这使得乡村教师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清贫与奉献,精神上虽得到满足,生活上却备感艰难。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提出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改善乡村教育的整体面貌,要先改善乡村教师的整体待遇,从这个角度而言,政策上的支持无疑有助于增强乡村教育的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教育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乡村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实际远比城镇面临的难得多。乡村学校在软硬件上与城镇学校有差距,乡村教师在学历上与城镇学校也有差距。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学校中,大部分都是由老人照料下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在学习习惯还是对待知识的态度上,都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在更新乡村教师的素养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应关注乡村学校学生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通过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宣传,弥补父母教育的缺位给乡村孩子带来的影响,从而减轻乡村教师的教育难度。
当前,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如果乡村教师的长远发展计划未能打通,乡村教育就依然会处在一个死循环之中。最直接的,便是从生活条件、待遇、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给予倾斜;而深层次的,则是依靠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推动,净化乡村社会中影响教育氛围的不良风气,使乡村教师从心理感受到职业满足和社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