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好教师需“保健、激励”双管齐下

2015-10-21杨昌华

甘肃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保健因素

杨昌华

乡村教师是广大农村儿童和学龄少年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是整个乡村教育的灵魂。然而,现实的境遇让人堪忧。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交通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乡村办学条件较差,致使乡村教师队伍呈现出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从而产生了好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儿童成长和成才,也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指出,任何人对于自身的工作认同与投入程度取决于两种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有关,诸如赏识、成就、成长与发展的机会等等,在工作中加入这些因素可以提升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对工作的归属感;保健因素则主要是指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意的相关因素,它主要与工作环境有关,诸如有关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要使员工对工作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保证人员的稳定性,需要从保健和激励两种因素入手。同样,要使乡村教师不仅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更当作一项事业,从而形成“下得去、留得住和教得好”的良性状态,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是保健因素,好教师难以留在乡村很大原因在于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工资福利相对较差,难以对老师产生吸引力。因而,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中,要加大政策倾斜,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对边远山区的教师进行差别化补助,尽量减少乡村教师的不满意因素。

但优化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它只能起到保健作用,而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在乡村教师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激励因素的运用。乡村教师的激励因素更多指向于教师工作的成长晋升空间、工作的成就感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职称评定困难以及工作成就感不强也是导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要使优秀教师留得住必须要在职称(职务)评聘过程中向乡村学校倾斜,从而给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与此同时,为使乡村教师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还需建立健全乡村教师的荣誉制度,对于扎根于乡村的优秀教师进行相应的表彰,从而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进而守望乡村,扎根基层。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保健因素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解石三大因素
优秀教师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