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5-10-21彭益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彭益

摘 要: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高段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其引导下,教授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教学目标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谓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中,小学生可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自己接受信息、输出信息的能力,培养语文审美情趣。高段阅读是指阅读一些篇幅较大、难度较高的记叙文、议论文、寓言故事等,高段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高段阅读,并讲求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高段阅读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一、立足学生,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教学活动的基础,而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若目标制订过高,则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若目标制订过低,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应该综合考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出发,既要考虑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体验情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其次,教师要从学生出发,在教学中要配合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在高段阅读中,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在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要更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足学生,制订科学、有效、适度的教学目标。

二、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讀方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高段阅读的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目标仅仅定位于特定的文本,而应该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方法包括默读、朗读、略读三种,而在高段阅读中往往需要三种方法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篇文章的精髓,才能教会学生掌握高段阅读的基本能力。

三、面向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高段阅读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通过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该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熟悉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望,使得学生爱上阅读;其次,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将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词句予以熟记,只有这样才能在运用时脱口而出。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熟记某些词句;最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量,通过指定学生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在课外增强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高段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从各个方面予以重视,在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初探[J].赤子:中旬,2014(04).

[2]葛道珍.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3(0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