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10-21刘东新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刘东新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在发展,社會及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唯有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创新的主体是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的是先进的教育。语文作为众多学科当中最具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创新意识;合作探究;开放民主;适当鼓励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所渗透,让学生领会创新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课前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导入课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创设相应的学习背景,以提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已学知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自主思考需要问题的引导,自主思考的过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课上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享学习成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的是辅助引导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自主探索,各司其职,将独立探索与团队整合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直接讲解要好得多,学生品味自己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感悟,在个性化的理解中促成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变革之前的教学方式,不再以讲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而是应该营造一种开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得其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和思维潜力,产生学习的热情,不断用新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要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予以正确引导,适当鼓励,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给予学生及时适当的鼓励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总结以及教学活动参与者表现的综合评价。教师在课程内容结束之后,应该在对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鼓励,鼓舞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求知创新探索的乐趣,敢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发挥创新思维用于日常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推动时代的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增强民族竞争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创新型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吕乃敏.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1(07).

[2]胡远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3(0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