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不可任性

2015-10-21赵秀娟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号手原文语文课堂

赵秀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书声琅琅”。于是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谁再来读读?”“谁能比他读的好?”……一直叫到满意的才停。这样的朗读没有目的,没有提升。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学生感悟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没有效果的朗读只是徒于形式,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朗读的创设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灵秀”起来呢?

主题阅读陆恕教授给我们提出了《“读”占鳌头》的口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以读代讲,读出情来,读出味来,读出意境来,读出语感来。我介绍几种朗读的方法。

一、改变原文对比读

如,在讲授《月光曲》一课时,可以这样读:

男生:皮鞋匠听着。

女生:(读原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男生:他面对着大海。

女生:(读原文)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再比如讲授《花钟》一课时,可以换词来对比读。

教师: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女生:(读原文)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教师: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男生:(读原文)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让学生感悟原文用词准确,品其意味。

二、抓住重点读,提示关键词读,承接读

1.提示关键词来读

《山中访友》一文中:

师:你好——

生:清凉的山泉……

师:你好——

生:汩汩的溪流……

2.承接读

五年级上册《祖父的园子》:

师(快速):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快速接):就爬上架。

师(快速):愿意爬上房,

生(快速接):就爬上房。

师(快速):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生(快速接):就开一朵花。

三、注意课文关联,教师适时引导,理清思路读

在讲《飞夺泸定桥》一课中:

师:(问)课文中红四团马上就要发起总攻了,(问)我们的团长和政委怎么做?

学生:(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

师:(问)号手们呢?

学生:(读)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

师:(问)二连担任什么任务?

生:(读)二连担任突击队……

师:(问)三连的战士们呢?

诸如此类的朗读方法还有:以讲引渡承接读;根据结构特点分合读;读后教师点评,学生有重点、有感情地读,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读等等。这些方法有了,我们再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就能让学生熟读成诵,背诵积累,内化吸收。

第一步:先用直线或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第二步:再用指定符号画出段落中的关键词。

第三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对重点词的感悟。一年級学生可以只画不批;二年级可以跟着老师批。

新课标中一直强调朗读,就是倡导在课堂中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能够让学生在富有个性的朗读中感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正确认识朗读教学,重视朗读,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享受在书海中阅读的无限乐趣。所以,朗读教学切不可任性!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号手原文语文课堂
号手已就位
新中国兵种巡礼(九) 号手就位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