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六年级数学解题的教学策略

2015-10-21田美君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数学解题小学六年级教学策略

田美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更应高度重视其数学解题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发现学生在例题与应用题讲解过程中的听课状态良好,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在自行解答练习题的过程中却往往思路混乱,难以入手,正确率较低。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六年级数学解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

对所学过的旧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能促进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并通过这种良好的思维能力加快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例如,在百分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通过已学习的分数知识来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如“1/2、1/4、3/4、1/5”可分别写成把百分数“50%、25%、75%和20%”,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百分数知识,掌握百分数写法。

二、注重不同解题策略的引導

数学问题的解答也验证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俗语,尽管数学题目一样,但是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解答方式,他们的解题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从中可找到最简便的解答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引导学生对多种解答方式进行探寻。例如,“甲乙两筐橘子重量共计120千克,从甲筐拿出26千克到乙筐,此时甲乙两筐重量相等,问甲、乙两筐橘子重量分别是多少千克?”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解题,学生解题答案包括有:甲筐重量=120÷2+26,乙筐重量=120÷2-26,或者甲筐重量=(120+26×2)÷2,或者采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在教学中,教师上述启示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进行问题解答思路的探讨,培养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深入理解、掌握与灵活地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有效利用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教学策略[J].陕西教育,2012.

[2]王达均.刍议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0.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数学解题小学六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
浅论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