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窒息120例临床分析
2015-10-21张晓丽
张晓丽
探讨新生儿窒息120例临床分析
张晓丽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尽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5月我院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通过检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式寻求其发病原因,总结引起患儿发病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结果表明,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包括早产、胎位异常以及羊水过少。自然分娩和臀位产、胎吸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剖宫产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剖宫产和臀位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要加强产妇围产期的保健工作以及产检工作,尽量避免早产现象,及时解决胎位异常等问题,在根本上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
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原因
目前,引起新生儿夭折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窒息,产前、产时及产后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易造成新生儿窒息[1]。新生儿出生后,若无法进行自主呼吸,便会引发低氧血症,继而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落下残疾或者死亡[2]。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是产儿科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5月我院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5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总数6000例。选择其中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65例,女55例,日龄低于1d有50例,日龄在1-2d有26例,日龄在2-3d有24例,日龄超过3d有20例,平均日龄为(1.65±0.34)d。胎龄小于36周的有38例,胎龄在37-38周的有45例,胎龄大于41周的有37例,平均胎龄为(38.24±3.21)周。其中轻度窒息95例(79.2%),重度窒息有25例(20.8%)。自然分娩102例(85%),剖宫产18例(15%)。
1.2 方法
1.2.1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当新生儿出生后按照1min Apgar进行评分,重度窒息为0-3分,轻度窒息为4-7分;若1min正常,5min评分低于7分,仍要诊断为窒息,若5min评分低于5分,则应诊断为重度窒息。
1.2.2 治疗方法 对在我院出生的患儿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处理、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以及维持血糖水平等常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百分数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测。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本组结果表明,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包括早产、胎位异常以及羊水过少。其中32例为早产,占26.7%;25例为胎位异常,占20.8%;28例羊水过少,占23.3%。6例为产程异常,占5%;脐带因素有8例,占6.7%;巨大儿有5例,占4.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7例,占5.8%;胎盘早剥有4例,占3.3%;其他原因有5例,占4.2%。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2.2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自然分娩和臀位产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P<0.05);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0,P>0.05);自然分娩和胎位吸产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7,P<0.05)。剖宫产和臀位产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多发病,易出现在妊娠期、生产中以及出生后[3]。通过分析,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能降低新生儿的血氧浓度,都会使新生儿出现窒息。其致病原因主要分为三类,即胎儿因素、母体因素以及分娩因素。本组经过分析后得知,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包括早产、胎位异常以及羊水过少[4]。其中早产占26.7%,胎位异常占20.8%,羊水过少占23.3%,产程异常占5%,脐带因素占6.7%,巨大儿占4.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5.8%,胎盘早剥占3.3%,其他原因占4.2%。
经分析,早产儿对缺氧的耐受性比较差,容易出现宫内缺氧,从而增加了其窒息率。胎位异常的主要表现便是难产,其中头位难产现象比较多,难产引起的产程异常,使胎盘血循环受到很大影响,胎儿在宫内缺氧,引起宫内窘迫,从而增加了窒息的可能性。羊水较少,会使胎儿与宫壁紧密贴合在一起,脐带受到挤压,从而影响胎儿及胎盘的正常血运,容易引起胎儿窘迫并增加新生儿窒息率。除此之外,合适的分娩方式也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可以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而剖宫产则是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时选择的方法。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示医护人员要加强孕期保健工作的宣传力度,密切关注孕妇的身体状态,将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多种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作者单位:048000山西省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不仅与胎儿、母体有关,还与分娩方式有很大关系[5]。由本组研究结果表2可以得知,自然分娩出生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臀位产和胎吸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剖宫产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仍比较低。提示尽量鼓励可自然分娩的孕妇进行自然分娩,以提高新生儿生存率。此外,还要加强孕妇围产期的保健护理工作,避免胎膜早破或者脐带脱垂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要加强产妇围产期的保健工作以及产检工作,尽量避免早产现象,及时解决胎位异常等问题,在根本上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
[1]米弘瑛,刘凯,冉雄,等.新生儿窒息后遗症现状和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2013,42(13):1471-1472.
[2]叶鸿瑁.继续深入开展我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3):129-131.
[3]王洁.新生儿窒息多系统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90-4691.
[4]刘俊燕,熊涛,冯虹,等.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12):940-943.
[5]杨晓路,李永富.新生儿窒息对血压节律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3):225-227.
R722.1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