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2015-10-21刘红英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抽动症肌电脑电

李 丹 刘红英 郭 鑫

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李 丹*刘红英 郭 鑫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儿童保健康复门诊的39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和心理干预治疗,并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9例患儿经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治疗,显效12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2.3%。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脑电生物反馈;心理干预;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期,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1,2]。是近年来发生比较多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3],并可伴有诸多行为心理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等,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对家庭、学校及社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4]。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都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家长和患儿依从性差[5]。为探索一种安全又无不良反应而且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在心理干预治疗的前提下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该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门诊确诊的抽动障碍患儿39例,其中男30例,女9例,就诊年龄6-14岁,平均年龄9岁3月,病程4周-3年,平均病程7月,参与研究病例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SM-IV)的诊断标准[6],排除小舞蹈症、癫痫肌阵挛、药源性和其他锥体外系的病变。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法。

1.2.1.1 脑电生物反馈 采用南京伟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以提高SMR(感觉运动节律),降低EMG(肌电)为治疗方案。脑电连接∶双耳垂及大脑中央区Cz的部位;肌电连接:前额肌中央区域,以前额部的骨骼肌作为代表。通过该装置将患儿的脑电波及肌电波输入主机处理后,将反馈信号输入计算机使游戏程序发生改变。训练时,当患儿脑电波和肌电满足了计算机预设的奖励标准时,游戏的显示向正确位置移动。这时该频率的脑波得到强化,肌电降低,从而改善患儿的神经及肌电功能。每周反馈治疗不少于5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5次为一疗程。

1.2.1.2 心理干预法 对患儿及家属在病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心理干预,指导家属可用以下方法来帮助患儿:①认知支持疗法∶让患儿及家庭其他成员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并让他们了解此病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以使家长的顾虑得以减缓和消除,使患儿的心理负担减轻,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增强;②放松疗法∶对患儿忌打骂或体罚,要注意与患儿交流,学习上不能给孩子过大压力。要尽量消除其不良情绪,并使其身心保持愉悦放松;③心理转移法:当患儿出现抽动时,不予以理会,也不要提醒,更不能指责甚至讥笑,可以转移其注意力,比如和孩子说些有趣的话题,或让其做些感兴趣的事情。这样,患儿便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遗忘自己的疾病,使症状慢慢淡化,甚至消失;④减负疗法∶尽量减轻患者的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防止其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适当地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强身健体;引导患儿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画画、游泳等。

1.2.2 疗效判断方法 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在各治疗期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得出YGTSS总分,按<25分为轻度,25-50分为中度和>50分为重度,进行抽动症状严重程度的判定。以YGTSS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60%为显效;减分率30%-59%为有效;减分率<29%为无效[7],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39例抽动障碍患儿中,男30例,女9例,就诊年龄6-14岁,平均8.2±2.3岁,病程4周-3年,平均病程7.1±7.7月,短暂性抽动障碍(TTD)25例,慢性抽动障碍(CTD)10例,多发性抽动症(TS)4例。

2.2 抽动症状改善 39例患儿经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法,经YGTSS量表评分且计算出治疗前后的减分率来判断疗效:显效12例,好转24例,无效3例,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达92.3%。大多数患儿治疗15次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YGTSS总分比较P<0.01,治疗前后SMR及EMG指标值比较p<0.01,评价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YGTSS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

表2 治疗前后SMR及EMG指标值比较

作者单位:421001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

3 讨论

儿童抽动障碍在其发病、症状转归、预后等方面都与心理因素有关[8]。因此,心理干预治疗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引进脑电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其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原理是采用仪器接受于受试者心理或生理过程有关的生物、学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以后,将大脑皮层各区的脑电活动信号放大转变成听觉、视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者,对特定的脑电活动进行训练,学会主动调控自己的行为[9]。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优点是无创伤、又无副作用,它以多种游戏的形式来治疗,增加了患儿的兴趣,减少了抵触情绪,让患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治疗,打消了患儿及家长惧怕药物副作用的顾虑,使得其治疗依从性较好。将二者相结合,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作用可能强化了心理疗法的作用,心理疗法可能巩固了脑电生物反馈调节脑功能的治疗作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Cath DC,Hedderly T,Ludolph AG,et al.Europea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ourette syndrome and other tic disorders.Part I:assessment[J].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1,20(4):155-171.

[2]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7):481-485.

[3]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4):1908-1912.

[4]Steinberg T,Tamir I,Zimmerman-Brenner S,et al.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tic disorder in Israeli adolescents:results from a national mental health survey[J].Isr Med Assoc J.2013,15(2):94-98.

[5]刘小芸,彭云中.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研究[J].西部医学,2007,19(1):59.

[6]Subspecialty Group of Neurology,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ic disorders in children][J].Zhong hua Er Ke Za Zhi,2013,51(1):72-75.

[7]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2-209.

[8]艾华杰,杜延明,钱雪荣.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56.

[9]郑延平.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 [M].北京:高专教育出版社,2003,15-16.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to Child Tic Disorder

Li Dan*Liu Hongying Guo Xin
(Children’s health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hua University in Hunan Province,421001)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to 39 child tic disorder.Methods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by Children'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s from Jan 2012 to Aug 2014,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with YGTSS was mad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Result Among 39 children with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12 cases were effective,24 cases got better,3 cases were of no effec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io was 92.3%.Conclusion EEG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cure child tic disorder.

EEG biofeedback;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hild tic disorder

R72

B

*通讯作者:李丹

猜你喜欢

抽动症肌电脑电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基于脑电的意识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评估
基于脑电情绪识别的研究现状
Bagging RCSP脑电特征提取算法
脑电逆问题在运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