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2015-10-19朱旭东

关键词:缬沙坦心血管服用

朱旭东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北京 102401)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朱旭东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北京102401)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根据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缬沙坦治疗后,可减缓血管收缩及降低醛固酮的释放,确保血管可以正常舒张,将患者血压及心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显著改善。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心血管相关疾病是由多种不同病症组成,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呈循环性,且危害人体重要器官,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极高。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但是为了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缬沙坦的问世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星,其是一种口服药,患者服用后可快速吸收、有效抑制血管的收缩情况,将患者的血压有效降低。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缬沙坦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5.3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6岁;心绞痛5例,冠心病12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高血压7例,心力衰竭8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岁;心绞痛6例,冠心病1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高血压9例,心力衰竭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需对每位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心律、肺部检测等;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有无家族遗传病、过敏药物等。根据检查结果选取治疗药物。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根据患者病情选用药物和药量:①心绞痛与冠心病患者采用硝酸甘油(喷雾或片剂)进行治疗,剂量为0.3~0.6 mg,其会被唾液快速溶解并吸收,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血液供氧量、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联用氯比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③高血压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如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肼苯达嗪,这些药物可对血管进行扩张,抑制血管内紧张素转换及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内流。④口服β受体阻滞剂,可控制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肌缺血面积。⑤口服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稳定动脉粥样斑块。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洋地黄制剂或利尿剂,可有效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心脏压力感受器对中枢交感冲动的抑制作用。护理人员需每天观察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规范,每周补充定量的蛋白质食品,同时患者还需多食用钙制品及时令水果蔬菜来补充钾、钙元素[1]。

1.2.2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剂量为80 mg/d,1次/d。需观察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在患者服用缬沙坦2周后,需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如患者在服用缬沙坦后并无好转,就将剂量提升至160 mg/d,仅在早上一次性完成服用,且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添加针对性药物治疗[2]。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康复:患者疾病得到治愈,同时不存在并发症,身体各项机能正常;②好转: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伴随的并发症消失或降低,还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治疗;③无效:患者疾病情况并无改善或加重,伴随各种并发症,身体机能遭到破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观察组 98.32±11.21156.22±19.23 83.21±10.12138.21±10.43对照组 98.53±11.09154.35±20.12 84.24±10.21139.43±10.39 t 2.3213 3.3241 1.4765 2.2424 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根据相关部门历经5年的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正在亚洲不断蔓延,严重影响亚洲人的身心健康,且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无明显的年龄限定,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逐年升高,其在疾病总死亡率中位居第一。因为心血管疾病的成因比较复杂,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治疗,尽管患者会治愈,但是会循环复发,同时伴随着较多并发症。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猝死,因其心脏血管硬化,无充足的氧气提供给心脏进行收缩舒张[3]。根据临床试验可看出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有些患者由于自身体质原因在服用缬沙坦后会导致胃胀、尿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4]。为避免患者在服用缬沙坦后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后,可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提高血管的流通性与舒张性,使心率在正常跳动范围内,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心情较低落,所以家属和朋友应陪伴在其左右,让其感受到亲情与友情的呵护,保证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等都有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王福辉.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16):123-124.

[2] 丁 妍.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24):155.

[3] 黄红霞.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18):4180-4181.

[4] 马丽娜·艾山拜,秦忠智.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1):66-67.

本文编辑:张 钰

R54

B

ISSN.2095-6681.2015.21.108.02

猜你喜欢

缬沙坦心血管服用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