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

2015-10-19皮寒寒张亚娣

关键词:假性心血管病循证

皮寒寒,张亚娣,王 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洛阳 471000)

心血管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

皮寒寒,张亚娣,王 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手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血管迷走反射与假性动脉瘤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血肿3例,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例,冠状动脉闭塞3例,血肿4例,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并改善并发症及降低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心血管病;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由于介入治疗术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具有痛苦小、创伤小、容易恢复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临床用以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介入治疗术术中与术后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意义重大。循证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之下由专业的临床护士对患者护理时应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新工作模式的护理实践。由于现代医学护理专业不断的发展,循证护理已经逐渐渗透至各个领域的临床护理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1]。笔者以本院因心血管病行介入治疗后并发一系列并发症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61.54±2.65)岁;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60.57±2.5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成立循证小组,对证据可靠性与真实性通过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文献等验证,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冠状动脉闭塞:循证小组根据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等找出动脉闭塞原因,如冠状动脉分支出现痉挛、闭塞及无复流;在冠状动脉存在血栓、夹层者栓塞[2]。护理措施:术前护理人员给予常规钙拮抗剂防止其冠状动脉在术中出现痉挛;操作轻柔、防止冠状动脉因支架、引导管、球囊及钢丝等介入器械造成损伤;对于有先兆的患者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2 mg,避免外痉挛发生,再将支架迅速植入,使患者血流尽快恢复。血管迷走反射:原因,患者心理恐惧紧张;在动脉鞘管拔除时局部穿刺点错误按压或局部疼痛;患者拔管时,机体血容量尚未补足或由于体位影响。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拔管前对患者做好解释,消除其恐惧紧张的负面心理;维持拔管前的静脉通路,将患者机体内血容量补足,并准备多巴胺、阿托品等急救药品;确保抢救器材及时到位,在患者穿刺点应用局部麻醉药物,消除患者疼痛;拔除股动脉鞘管后,将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半小时,护理人员按压的力度以可触到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为标准[3]。出血、血肿与假性动脉瘤:患者腹部压力增加;动脉鞘管选择型号不当,导致血管的外膜遭到损伤;抗凝剂使用剂量不正确,压迫止血穿刺点不准确。护理措施:嘱咐患者避免做一些使腹部压力增加的行为,如排便、咳嗽等,防止穿刺点出血,随时检查血肿患者血供情况,动脉鞘管拔除后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应用纱布绷带进行包扎与固定[4]。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无血管迷走反射与假性动脉瘤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血肿3例,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例,冠状动脉闭塞3例,血肿4例,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循证护理一直以可信且有价值科学的研究结果作为临床依据,将问题提出并且寻求实证,再利用实证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有三个要素: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及个人的技能;利用最适合的临床护理研究依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愿望及价值观进行护理。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一直强调利用证据,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服务[5]。

本次研究中,对行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结果发现,应用循证护理的患者术后或术中均无血管迷走反射与假性动脉瘤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血肿3例,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而常规护理患者中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例,冠状动脉闭塞3例,血肿4例,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行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并改善并发症及降低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1] 刘秋红.循证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4):101-102.

[2] 陈 倩.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5-17.

[3] 牟会伟.原发性高血压6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7-68.

[4] 石 丽,霍春颖,刘加林,等.心脏术后机械辅助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84-1686.

[5] 袁 静,吉桂珍,黄小梅,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症处理的护理配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4):441-442.

本文编辑:吴 卫

R472

B

ISSN.2095-6681.2015.21.162.02

猜你喜欢

假性心血管病循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探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