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随访评价

2015-10-19王夏婉武琳蓓史若楠

关键词: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王夏婉,武琳蓓,史若楠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随访评价

王夏婉,武琳蓓,史若楠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与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出院后卧床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6%,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其病情进展十分迅速、且病死率极高。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会诱发较多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恢复速度,延长住院时间,使其生存质量降低、经济负担加重。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个与临床治疗相关的综合模式,是以指南与循证作为指导建立的标准化治疗程序与模式,有促进治疗的作用,使医疗成本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63.54±2.6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63.15±2.36)岁。患者均接受心电图与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等,并进行静脉溶栓、吸氧、止痛、镇静等治疗与护理措施,并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患者入院后,使其保持正确的卧姿,并即刻给予吸氧、对各项机体指标进行监测,对其病情发展具体情况进行了解,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交流,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等多种不良心理,为其解释护理路径相关内容以及护理作用,保证患者配合、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完善患者病房急救设备,并对其入院的护理措施实施评估,检查其生命体征,建立相互信赖的良好护患关系,在患者发病初,护理人员应嘱咐其少食多餐,并尽量食用流质类食物,防止食用过冷或过热食物。在患者出院后应保证患者生活方式、状态良好,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并认真按医嘱对药物种类与剂量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在发病时进行自我监护与急救,并嘱咐其及时复诊[2]。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护理满意度自制表,分发给患者,嘱咐其按自愿填写。护理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十分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一般度。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护理后其在家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录入Excel(03版)行逻辑校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

3 讨 论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高、发病急且病变十分迅速。因此诊治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对患者康复以及预后生存存在巨大影响[3]。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确保无遗漏护理项目的出现,且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由被动逐渐转为主动。临床护理路径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将其与新型护理模式相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以用药、护理、治疗、检查、诊断以及入院健康宣教作为主要基础,为医务人员制定日程计划表,防止医务人员由于个人能力水平、工作繁重等多种原因,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疏忽[4-5]。

本次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发现观察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卧床的时间、促进早期康复,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次护理后通过调查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6%,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降低了医患纠纷出现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卧床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侯小利.心电图监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行临床护理的意义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951-953.

[2] 李新华.87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18-3620.

[3] 冯丽钦,陈东玲,展丽元,等.PiCCO在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精细容量管理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23-24.

[4] 李风霞.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3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3):58-59.

[5] 张蓉,吴 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07-80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1.159.02

猜你喜欢

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