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10-19

关键词:硝普钠多巴胺心率

张 伟

(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心内科,北京 102401)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张 伟

(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心内科,北京102401)

目的 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用药治疗后的病情恢复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22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中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组低血压1例,恶心1例,呕吐3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低血压7例,恶心3例,呕吐5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对患者血压、心率、血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硝普钠;多巴胺;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不健康的饮食和不规律的作息导致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慢性心力衰竭为严重[1]。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病征,多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近年来发病患者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工作、生活,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2]。本次研究采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5.7±9.3)岁;所有患者中合并扩张性心肌8例,风湿性心瓣膜疾病19例,冠心病18例,高血压35例,先天性心脏病10例。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依据NYHA分级,患者评估级别为Ⅲ~Ⅳ;所有参与患者及家属均充分了解相关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静脉滴注营养心肌物质、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等,达到改善并缓解病情的作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体给药方法如下:(1)给予硝普钠,静脉泵入给药速度以0.3 μg/(kg·min)为标准,根据患者治疗与恢复情况进行调整,检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2)给予多巴胺,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以10 μg/min为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以及恢复情况进行调整。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局部水肿等)进行观察和统计,并以此为标准判定患者疗效。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说明治疗安全性;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等进行统计,判定治疗有效性。

1.4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以及相关体征明显改善,患者NYHA分级变为Ⅰ级或以下;(2)好转:慢性心力衰竭和相关临床体征出现好转,NYHA心功能改善后达到Ⅲ级以下;(3)无效: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善,或出现加重迹象,NYHA心功能分级仍为Ⅲ~Ⅳ级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2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低血压1例,恶心1例,呕吐3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低血压7例,恶心3例,呕吐5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医护人员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进行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s)

表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s)

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 45 137.5±11.9 87.5±7.8 96.8±10.0 29.6±3.5治疗后 45 127.5±9.5 79.3±8.0 72.0±9.4 21.1±2.0 t 4.405 4.923 12.123 14.145 P<0.05  <0.05  <0.05  <0.05组别 n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类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等三个类型[4]。临床表现为肺静脉淤血、动脉缺血。患者心排量急剧减少,部分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导致局部循环发生阻塞,患者发生水肿。因此,根据患者临床表征,如何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循环情况等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5]。

多巴胺作为临床常见的前体物质,可在患者体内和成去甲肾上腺素,可与β-受体激动且具有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排血量,加快心率;而对受体的激动作用亦能改善周围血管的收缩作用,改善患者动脉压,增加血流量。临床有研究显示[6],小剂量的多巴胺(<2 μg·kg-1·min-1)仅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扩展血管,改善肾功能,增加肾小球过滤情况,有利尿功效,改善患者水肿情况;而多巴胺剂量提高至7 μg·kg-1·min-1时,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显著提升、心肌排血量显著增强,外周阻力降低明显。该药物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均有疗效,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多巴胺的滴注量[7]。硝普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是临床常见的强效血管扩张药物,能有效扩张全身动脉和静脉血管,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肺动脉压和肺部血管阻力。通过全身性调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即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力衰竭症状[8]。

综上所述,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高,对患者血压、心率、血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柯丹峰,潘公华,王齐齐.硝普钠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03(7):107-110.

[2] 丁学智,张天顺,杨巧丽.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8(19):4933-4934.

[3] 许建华.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8(15):80-81.

[4] 杨彩娜,范春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0(21):1199-1200.

[5] 赵 庆.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17(30):93-94.

[6] 戴胜燕.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31(11):141-142.

[7] 赵炳卓.不同浓度水平硝普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10):171-172.

[8] 罗圣平,李 果,张 颖,李 琼,刘赛琴,罗 娟.参附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02(18):132-133.

本文编辑:杨 志

R541.6

B

ISSN.2095-6681.2015.21.062.02

猜你喜欢

硝普钠多巴胺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联合硝普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慢血流中的疗效观察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跟踪导练(四)(4)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