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015-10-19王振兴

关键词:汤剂颈椎病颈椎

王振兴

(涞源县医院骨科,河北 保定 074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王振兴

(涞源县医院骨科,河北保定074300)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86例与对照组8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颈椎牵引、口服吲哚美辛等西医治疗,病情严重者,可给予氢化泼尼松25 mg+1%利多卡因适量进行痛点封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西医单独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缓解颈椎病症状,改善颈椎功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颈椎病;中西医;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部退行性病变、创伤、劳损等造成的骨科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上肢麻木、头晕头痛、颈肩痛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严重。中医认为颈椎病患者各种颈部不适症状均因湿、寒、风邪侵袭引起[2]。中西医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院在颈椎牵引、口服吲哚美辛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部分颈椎病患者,探讨其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C3-5颈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或椎间盘膨出。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4.8±2.5)岁;病程5天~15年,平均病程(5.8±1.3)年;疾病分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混合型例数分别为40、26、9、11例。对照组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4.6±2.8)岁;病程5天~15年,平均病程(5.7±1.5)年;疾病分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混合型例数分别为39、26、9、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颈椎牵引、口服吲哚美辛等西医治疗,病情严重者,可给予氢化泼尼松25 mg+1%利多卡因适量进行痛点封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2次/d,1剂/d,汤剂组成:白芥子9 g、白芷12 g、川芎12 g、威灵仙12 g、姜黄12 g、红花9 g、刘寄奴15 g、胆星9 g、羌活9 g、当归15 g、桑枝30 g 、路路通30 g,项背强急者加用葛根24 g,热郁经络者加用双花藤30g,有明显手麻感者加用黄芪30 g,有口苦心烦、湿热内蕴者加用栀子9 g、黄芩9 g、龙胆草5 g。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阳性体征及颈椎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阳性体征及颈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阳性体征及颈椎活动受限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明显优于对照组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下降幅度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及VAS评分(±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Oswestry功能评分 VAS评分研究组  治疗前 72.9±3.5 8.9±1.7(n=86)  治疗后 23.6±1.4*# 2.2±0.4*#对照组  治疗前 72.8±3.7 8.8±1.8(n=85)  治疗后 41.6±2.6* 3.9±0.7*

3 讨 论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的综合征,患病人群集中于办公室工作者、老年人[3],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晕、手臂麻木、颈椎活动受限、颈项僵硬、疼痛等[4]。临床上常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吲哚美辛治疗颈椎病,患者病情极易反复发作,疗效不理想。中西医理论认为风湿寒邪入侵、颈椎劳损、外伤等引起的气血不畅、经脉不通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5],故加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除热祛风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本次研究所用汤剂中羌活、威灵仙、葛根可舒筋止痛、祛风除湿,当归、红花可活血补血,方中诸药配伍使用,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达到寒散、风祛、气行、血活的效果,可缓解颈椎病症状。

研究结果证实,与西医单独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缓解颈椎病症状,改善颈椎功能,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陈逸飞.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3,17(4):178-179.

[2] 侯凯杰.中药汤剂辅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25(12):345-346.

[3] 梁小溪.中药膏剂外敷辅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9(3):528-529.

[4] 崔宝玉.中西医联合治疗颈椎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22(7):726-728.

[5] 沈腾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33(14):548-549.

本文编辑:徐 陌

R681.5

B

ISSN.2095-6681.2015.21.051.02

猜你喜欢

汤剂颈椎病颈椎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