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2015-10-19刘彦辉

关键词:室性心功能颗粒

刘彦辉

(晋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2200)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刘彦辉

(晋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2200)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1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与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与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等心功能情况。结果 试验组缺血发生次数、总负荷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心功能情况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较为显著,心肌缺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冠心病心肌缺血;稳心颗粒;疗效

冠心病[1]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症状,极易引发心律失常症状。冠心病心绞痛为冠状动脉血液[2]供应不足性的短暂缺氧缺血性疾病,起病较快且临床发病较多。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1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无症状心肌缺血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关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失代偿性心功能缺损者,意识模糊者,接受过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者;其中男120例,女59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9.62±2.03)岁;病程0.6~17年,平均病程(5.83±1.23)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3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着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与对照组8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阿伐他汀口服,20.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19 g/包,1包/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包括缺血发生次数、总负荷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后6MWT、LVEF、LVED-VI等心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肌缺血情况

试验组缺血发生次数、总负荷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缺血持续时间(min)试验组 90 1.72±0.21* 36.42±8.41* 8.42±3.10*对照组 89 6.48±2.31 75.26±11.32 17.34±4.56组别 n  缺血发生次数(次)缺血总负荷(mm·min)

2.2 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功能情况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6MWT(m) LVEF(%) LVED-VI(ml·m-2)试验组  治疗前 343.15±63.25 40.32±3.21 83.58±8.20 90治疗后 415.83±79.45*#55.70±6.20*# 75.24±8.30*#对照组  治疗前336.25±61.57 40.32±3.44 85.72±8.45 89治疗后440.38±88.36* 50.08±5.32* 78.69±8.14*

3 讨 论

冠心病[3]患者极易引发心肌缺血症状,脂类物质在主要血管内壁聚积是诱发此病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表现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地狭窄,心脏供血、氧严重不足。近几年多用抗血小板、抗缺血治疗,但疗效有限且用药时间较长[4];西医常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疗效局限性较大。稳心颗粒由五味中药制成,具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功效。其药物成分中的谐草酮[5]为甘松提取物,具有膜稳定作用,可抑制多种离子通道,阻断折返激动;党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强 ;三七具消肿止痛、通络散瘀[6]的功效;黄精可降脂、抗动脉硬化,使得冠脉血流量显著增加。本研究中应用6MWT指标评估患者术后运动耐量,可客观反映患者日常活动耐力,也可做为评价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标准 ;指标检测简便可行,易被患者接受认可。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较为显著,心肌缺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张 清,钟广芝,胡鹏飞,等.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07(03):117-118.

[2] 钟顺才,李建华.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 2533-2534.

[3] 陈 维,陈晓晓.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8):511-512.

[4] 张 俊,王婷涛,王 永.稳心颗粒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03):900-901.

[5] 廖声静,程 琴.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31(12):199-200.

[6] 钟广志.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探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0(21):124-12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259

B

ISSN.2095-6681.2015.21.029.02

猜你喜欢

室性心功能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