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相关因素研究
2015-10-18乔昆,张鹏
乔 昆,张 鹏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解放军第273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相关因素研究
乔 昆1,张 鹏2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解放军第273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目的 了解甘肃省某地区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明确影响其社交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甘肃省定西市某农村小学410名二至六年级学生,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问进行调查。结果 该校小学生社交焦虑总分显著高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小学生社交焦虑总分在父母打工不同情况下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社交焦虑总分高分组的人数显著多于女生。社交焦虑可能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家庭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书报、是否主动与人交往以及父母送子女礼物类型等因素有关。结论 学校生活和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小学生社交焦虑程度,因此,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社交焦虑;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社交焦虑对儿童的社会功能会产生较严重的损害[1]。通过对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可以从侧面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在甘肃省某农村地区小学支教过程中,对该校学生社交焦虑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甘肃省定西市某农村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人数为417人,收回有效调查表410份,有效回收率98.3%。
1.2 方法
经过心理学相关培训后,选取支教班6名医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在被调查班级教师协助下,调查员讲明调查目的和答卷方法。其中二、三年级由调查员逐条宣读,让小学生根据自己最近一周的心理状况选择合适答案;四至六年级学生自行阅读,遇到问题向调查员询问并完成问卷。最后由调查员统一收回问卷。并随机对小学生家长进行入户访谈。
1.3 工具
1.3.1 一般问卷 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社会交往状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一般人口学特征。
1.3.2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2](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该量表共分10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制(0=从不这样;1=有时这样;2=一直这样)。量表得分在0~2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社交焦虑水平越高。量表条目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包含2个因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还可分为直接体验和认识回避。
1.3.3 自编父母与子女互动方式问卷 内容包括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家庭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书报、是否主动与人交往以及父母是否送子女礼物及礼物类型等32项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有效调查共计410人,其中男生224人(54.6%),女生186人(45.4%);学生分布为二年级58人(14.1%),三年级56人(13.7%),四年级76人(18.5%),五年级112人(27.3%),六年级108人(26.3%)。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6岁,平均年龄(10.21±1.93)岁。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学生一般情况及父母打工情况(n)
2.2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的比较
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2006年,n=2 019)相比较[3],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总分及2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见表2)。
表2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比较(±s,分)
表2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比较(±s,分)
项目 常模组(n=2 019) 农村组(n=410)t值P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焦虑总分2.24±2.50 1.24±1.54 3.48±3.47 8.75±2.37 6.02±1.75 14.78±3.50 55.64 55.50 65.34 0.000 0.000 0.000
2.3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特点分布
如表3所示,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方面,男生分值显著高于女生;在父母打工不同情况间社交焦虑总分差异无显著性。
表3 不同年级、性别、父母打工情况社交焦虑情况表(±s,分)
表3 不同年级、性别、父母打工情况社交焦虑情况表(±s,分)
注:*P<0.05
社交回避及苦恼年级类别 人数 害怕否定评价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58 56 76 112 108 P值性别224 186 P值父母打工情况P值总体男生女生父亲在外母亲在外父母在外父母未在外打工45 20 33 312 410焦虑总分14.00±3.27 14.39±4.04 15.21±3.49 14.65±3.13 15.21±3.65 0.163 15.08±3.38 14.40±3.61 0.050 15.27±3.76 15.30±3.80 14.91±3.56 14.66±3.44 0.630 14.78±3.50 8.28±2.12 8.39±2.40 8.99±2.31 8.54±2.31 9.25±2.52 0.040* 8.88±2.31 8.60±2.44 0.222 8.80±2.21 9.35±2.43 8.73±2.32 8.71±2.40 0.710 8.75±2.37 5.72±1.60 6.00±2.17 6.22±1.65 6.11±1.62 5.96±1.77 0.542 6.20±1.73 5.81±1.74 0.022* 6.47±2.07 5.95±1.54 6.18±1.63 5.95±1.71 0.281 6.02±1.75直接体验2.67±0.89 2.89±1.12 3.07±0.97 3.00±1.03 3.02±1.07 0.191 3.00±1.01 2.91±1.05 0.394 3.02±1.20 2.85±1.04 3.09±1.10 2.94±1.00 0.789 2.96±1.03认识回避11.33±2.68 11.50±3.19 12.14±2.83 11.65±2.62 12.19±3.07 0.234 12.09±2.80 11.49±2.94 0.037* 12.24±2.77 12.45±3.15 11.82±2.83 11.72±2.88 0.508 11.82±2.88
以社交焦虑总分均值14.78分为界值,将样本分为高分组(≥14.78分)、低分组(<14.78分)。在父母打工不同情况下对比高分组与低分组频数差异无显著性,但男生在高分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学生社交焦虑分组比例
2.4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社交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以32项自编问卷中的可疑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协变量引入和剔除的概率分别设定为0.05、0.10),结果显示:师生关系融洽度、家庭作业完成度、课外阅读频率、主动交往程度以及礼物类型对预测农村小学生焦虑总分作用显著(见表5)。建立回归方程为:焦虑总分=-0.60+0.61×师生关系融洽度+1.50×家庭作业完成度+0.60×课外阅读频率+0.44×主动交往程度+0.45×礼物类型。继续分析社交焦虑主要因子可知,以上因素还影响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认识回避3个因子的预测。
2.5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管的16岁以下的孩子[1]。本文以98名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以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方式、沟通频率、父母在家居住时间、对父母的情感需求等14项仅由留守儿童回答的自编问卷内容为自变量,应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想随父母进城对预测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作用显著(见表6)。
建立的回归方程1:焦虑总分=3.932+0.623×是否想随父母进城
建立的回归方程2:社交回避及苦恼=1.579+0.468×想念父母的频率
建立的回归方程3:认识回避=3.211+0.488×是否想随父母进城
表5 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表6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总分及2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小学生常模,社交焦虑总分在父母打工不同情况下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王婷[1]等人研究结果不同,而与邹志礼等人[4]、范兴华等人[5]研究类似,这可能与地域差异有关。在性别上,男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认识回避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经过卡方检验获得男生在高分组的人数显著多于女生,这种现象在西北地区普遍存在,可能与不同性别儿童的社会期待和早期教育有关。对此,我们认为应加强对男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性别期待中男生在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一些要求。
在方差分析中获得,母亲在外打工时,男生的焦虑总分不仅远远超过女生,而且与其他父母打工形式相比,这一情况的男生焦虑更明显,女生焦虑水平最低,这一表现与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结论非常吻合,由此可见,母亲对儿子社交焦虑的影响很大,母亲应对儿子给予更多的关心,从而降低其焦虑[6]。在此结果中,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父亲平时参与子女教育较少有关。另外,母亲在外打工而女儿焦虑水平最低,说明母亲在教育女儿的方式上有待改进。这一点在自编问卷中也体现出来,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仍有需要改进之处,今后在针对父母开展的健康教育中将重点从此处入手。
通过对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看到,师生关系融洽度、家庭作业完成度、课外阅读频率、主动交往程度及礼物类型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焦虑总分和各因子。由此看出,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学校生活对学生社交焦虑影响更大,因此学校教师应更好地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方面改进,可有效降低小学生社交焦虑。另外,可以成立互帮互助学生小组,更好地促进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多提供课外书报,让学生多长见闻,从认知角度增加学生应对焦虑的手段和方法;教会学生促进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其自信心,主动与人交往;父母在关心子女方面,不一定送昂贵的礼物,而是多陪伴,多从情感上支持子女,哪怕只是口头鼓励,也会使子女感到愉快。在调查中,精神方面的礼物占18.0%,物质方面的礼物占72.7%,而另有9.3%学生从未获得父母的礼物。
在对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是否想随父母进城及想念父母的频率可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因此,如果父母有条件可将子女安排在工作地上学,或者能够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和信息的有效交流。在入户访谈中发现,子女希望与父母每天交流的占58.8%,每天想念父母占84.7%,希望和父母一起生活占87.5%;而父母通常都是每周联系一次(45.5%),而且谈得最多的是学习情况(68.9%),其次是吃、穿、住等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25.5%),最后是心理健康和精神支持(5.7%)。子女对父母爱的需求和父母给予的爱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是值得当代父母反思的一个问题,也是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1]王婷,王文忠,刘正奎,等.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0):910-91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3]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35-337.
[4]邹志礼,陈品红,蒙华庆,等.4~6年级小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及自我意识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436-439.
[5]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5):33-40.
[6]聂丽萍.从新精神分析理论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中国家庭教育,2008(2):62-63.
G444
A
1671-1246(2015)11-0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