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趣味性的培养
2015-10-17王再学
王再学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结构与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凡是大自然的物体均离不开运动,物理教学的发展在整个教育课题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实施素质教育。物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文章针对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趣味性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研究,从中发现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对策进行解决,为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教学提供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新课标 物理教学 趣味性 培养
一、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自然、驱动技术创新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学科。我国现今的物理学发展已经涉及了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95年我国厦门举行的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就能充分体现这一点。我国物理现阶段的发展范围很广,其中涉及了DNA药物系统、交通流量等多个方面。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趋势将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新课标下物理的趣味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现实应用能力,让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对物理学的研究当中,为将来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趣味性培养现状
(一)广泛开展
新课标的提出使得物理教学趣味性培养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在实践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开展。我国新课改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重要一步。
(二)途径日益增多
我国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趣味性培养的方式逐步趋向多元化发展,趣味性教学的途径日益增多,包括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的拓展、各种新型物理实验的加入等,都是我国新课改下培养物理教学趣味性的途径。
三、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趣味性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涵盖面狭窄
当下的物理教学内容涵盖面狭窄,教师通过简单的无实物讲解,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的生硬理解,使物理知识显得空洞枯燥,从而导致了学生对物理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就逐渐减弱。
(二)实验教学尚未有效开展
物理是一门需要实践实验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省略掉了实践这个重要环节,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低下,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仍然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物理课堂毫无生趣,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和物理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现代化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现代的物理教学需要现代的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综合运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课堂无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能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同时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提升。
四、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趣味性培养对策
(一)拓宽物理教学内容范围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应抓住这一特点,信息网络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丰富。寻找或制作与物理教学有关的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图文并茂地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好奇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课堂实验课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培养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三)实践与物理学相结合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实践教学提倡的是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实现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参与
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参与来实现。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对部分课题的理论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生硬地讲解无法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可以更清晰、更透彻地消化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培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新课标下培养物理教学趣味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应积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将实践实验与物理教学相结合,从而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我国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敬然.新课改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30(27):97-98.
[2]李剑伟.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开展及评价[J].科技视界,2014,29(60):239.
[3]杨媛媛.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方法分析[J].才智,2014,27(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