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镇海区2009-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5-10-16朱富宝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镇海区乙类淋病

朱富宝,吴 永

(1.镇海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浙江 宁波 315000;2.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基础与临床研究·

宁波市镇海区2009-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朱富宝1,吴 永2

(1.镇海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浙江 宁波 315000;2.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目的:了解镇海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区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镇海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401例,死亡11例(其中艾滋病和HIV感染者7例,甲型H1N1流感2例,出血热和乙脑各1例),总报告发病率为237.95/10万,死亡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0.25%。结论2009-2013年镇海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影响本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梅毒、淋病、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epidemic features and the incidence trend of Class A and B infectious diseases in Zhenhai District. [Method]The infectious disease data ofZhenhai District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esult] There were not Class A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during 2009-2013, and 4401 cases of 16 kinds of Class B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ported (7 cases of AIDS and HIV, 2 cases of A (H1N1) influenza, 1 case of hemorrhagic fever, 1 cases of encephalitis). The total reported incidence rate was 237.95/100000, mortality rate was 0.59/100000, and fatality rate was 0.25%. [Conclusion] The reported incidence rate of Class A and B infectious diseases decreased with years during 2009-2013. Syphilis, gonorrhea,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virus hepatitis were the major diseases which affected people’s health in the district.

Key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 incidence trend; analysis

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规范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镇海区所有医疗机构也开始网络直报。为了解镇海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做好疫情预警预报,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镇海区2009-2013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镇海区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国家传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基本信息系统》中的镇海区2009-2013年人口资料。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对本区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概述

2009-2013年镇海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401例,死亡11例(其中艾滋病和HIV感染者7例,甲型H1N1流感2例,出血热和乙脑各1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5/10万,总死亡率为0.59/10万,总病死率为0.25%。2009-2013年镇海区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分别为梅毒、肺结核、肝炎、淋病和痢疾,分别占总发病人数的36.7%、21.54%、20.36%、11.25%和2.54%。

表1 镇海区2009-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及病死率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人群分布 2009-2013年镇海区所有病例的年龄构成以20~49岁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0.60%,其中以20~24岁组最高,占报告总数的13.95%,其次为25~29岁组和35~39岁组,分别占报告总数的12.75%和12.45%。男女发病数比为1.54:1。按职业分类发病前5位的职业分别为:家务及待业22.06%(971/4401)、其它17.2%(757/4401)、工人15.22%(670/4401)、民工11.5%(506/4401)、农民9.95%(438/4401)。

2.2.2 地区分布 镇海区下辖2个镇和4个街道,2009-2013年镇海区按镇、街道乙类传染病发病数顺序分别为蛟川街道(1124例)、骆驼街道(1074例)、招宝山街道(1033例)、庄市街道(581例)、遚浦镇(311例)、九龙湖镇(258例)和不祥乡镇(11例)。

2.2.3 时间分布 2009-2013年镇海区全年1-12月份均有传染病病例报告,其中6、7、8月份为高峰期,占发病总数的29.79%(1311/4401),发病最少的为2月份,占发病总数的6.75%。见表2。

表2 2009-2013年镇海区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按月份)

2.3 按传播途径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2.3.1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共报告病例2826例,其中梅毒1615例,乙肝592例,淋病495例,丙肝73例,艾滋病5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4.21%。死亡6例,均为艾滋病。另外还报告HIV感染者55例,死亡1例。

2.3.2 肠道传染病 共报告病例440例,其中病毒性肝炎(除乙肝、丙肝)231例,痢疾112例,伤寒副伤寒97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0.00%。无死亡病例报告。

2.3.3 呼吸道传染病 共报告病例1114例,其中肺结核948例,猩红热74例,甲型H1N1流感56例,麻疹33例,百日咳2例,流脑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5.31%。报告死亡2例,均为甲型H1N1流感。

2.3.4 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 共报告发病21例,其中流行性出血热8例,登革热5例,疟疾4例,乙脑2例,血吸虫病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48%。报告死亡2例,流行性出血热和乙脑各1例。

表3 2009-2013年镇海区不同类型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比(%)

2.3 重点传染病分析

2009-2013年镇海区报告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和痢疾,占总发病数的92.39%,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7.32/10万、51.25/10万、48.44/10万、27.7610万和6.06/10万。

2.3.1 梅毒和淋病 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7.32/10万和26.76/10万,这与我区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开始创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扩大干预的覆盖面,规范治疗和管理性病患者有关。

2.3.2 肺结核 发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51.26/10万,这与我区实施全球基金项目,在全球基金项目结束后,继续深化实施结核病防治项目,加强患者的规范管理有关。

2.3.3 病毒性肝炎 年均发病率为48.44/10万,未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发病比较平稳。

2.3.4 痢疾 发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均发病率为6.06/10万,主要与我区加大农村改水和改厕等因素有关。

3 讨论

甲乙类传染病历来是传染病控制的重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也是高度重视,现已建立了有效的防控体系,2009-2013年镇海区乙类传染病的总体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09年的337.71/10万下降至2013年的190.81/10万,主要影响本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梅毒、淋病、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2013年全国和宁波市公布的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25.8/10万和176.54/10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镇海区甲乙类传染病呈现的新特征,略高于全市甲乙类发病率,但发病趋势与全国和宁波市有相同之处[1-2]。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分析原因如下:一是随着我区最近几年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口径,将常住人口数作为计算发病率的基数,使得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二是通过创建艾滋病示范区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通过实施高危行为干预,增加安全套的使用等手段来切断性传播途径,规范治疗和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性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三是关口前移,加强与学校和养老机构的联系。自2009年开始,镇海区制定并出台了《镇海区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通报及处置办法》,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试点开展了传染病症状监测,主要通过监测各类传染病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治疗”,有效遏止集聚性疫情或爆发疫情的发生;四是镇海区自2010年起研制开发了《镇海区常住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动态管理软件》,(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对辖区内的常住儿童实行了动态管理,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软件实行了无缝对接,实现了常住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把好常住儿童的免疫关,在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3],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还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还是我区流行的主要传染病,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使得我区出现了输入性病例,比如登革热、疟疾等疾病,增加了本地人群感染的几率,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强今后我区传染病防控,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互通,做好联防联控;二是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扩大监测的覆盖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实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三是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减少漏报、误报现象,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四是加强各类人员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公共卫生联络员等,重点培训传染病报告、诊断和处置等内容,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大力开展预防传染病等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1]卫生部.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M].北京:2010:7.

[2]赵小东,胡艳霞,宋晓燕.2005-2007年济南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杂志,2008,14(11):1032-1034.

[4]石志林,张昌庆,阮师漫,等.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感染途径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2):131-132.

EpidemiologicalanalysisofclassAandBinfectiousdiseasesinZhenhaidistrict,ningbocity, 2009-2013

ZHUFubao1,WUYong2

(1.Patriotic publ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of Zhenhai District, Zhejiang 315000, China; 2.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Zhenhai District, Zhejiang 315000, China)

朱富宝(1982-),男,甘肃高台人,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R195

B

1672-0024(2015)06-0047-04

猜你喜欢

镇海区乙类淋病
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解读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501满天星中队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My ideas of English teaching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应该完全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参保地支付标准”政策
不同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单纯性淋病对比分析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师生作品展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