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个性化形成
2015-10-15佟成娟
佟成娟
语文新课标中对于高年段学生的习作方面提出这样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详实具体,感情真挚。笔者认为,一篇好的习作其中一定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以独特的视角、极富魅力的个性语言在感染着读者。
在我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高年级学生对于习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并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习作,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程度,学生在审题之后,有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而是自己曾经在何处读过哪篇优秀习作可以借鉴;作文中出现了不少的“空话”“套话”,唯独缺少了“个性化语言”,说来说去好像都是“不属于自己的话”;无论是题目还是选材,缺少了新意,甚至有的文章“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在一些程序化的教学中被隐藏起来了。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情趣和积极的写作氛围,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手段,怎样适度地指导与点拨才会使学生们的个性张扬起来,写出有自己风格的好文章,这是我一直在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要重视每一节语文课堂
学生们的习作水平要想提高,最基本的无疑是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阅读和写作是相通的,良好的阅读会促进写作灵感的迸发。由于学生们的阅读量是有限的,因此教材和课外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通过阅读会了解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语言大餐,以激发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匆匆》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充分感受作者朱自清的文笔特点和语言风格,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精巧的结构和情景交融的内容,将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们在反复诵读中逐渐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仿佛自己也产生了与之相同的感受,大家侃侃而谈,这种真实的情感也促使学生们忍不住拿起笔来,写下了自己告别小学生活的不舍和即将迈进中学大门那种向往与憧憬。也许感情很稚嫩,也许文笔很幼稚,但情感是最真实的,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每名学生都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匆匆”。在学生出现情感体验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才是最有效的写作,最珍贵的表达。
二、习作教学应体现其价值
作文可以看作是作者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年龄限制,小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但是,一学期中用于习作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们只能完成10篇左右的习作,仅此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习作教学就必须体现有效的价值。
(一)富有个性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高年级学生对于审题并不陌生,他们基本可以准确判断出“题眼”,知道题目类型。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跑题。可是能不能为自己的文章拟出最有个性的题目呢?在习作教学《童年趣事》时,笔者在导入部分为学生播放动画欣赏《童年》以开启学生们的回忆之门,这样精彩、自然的环节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在认真回忆童年生活后,拟出了很多富有个性的题目,如《坐飞“鸡”》《今天我当小“爸爸”》《种“雪糕”》,等等。这样的题目首先就非常吸引人,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准备开启下文。
(二)合适的选材可以为文章增色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们产生丰富情感体验的基础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印象,然后才是学生的内心感受向外部语言的转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例如,在进行习作教学《难忘的第一次》时,笔者设疑:回忆一下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一次最令你难忘呢?为什么会觉得难忘?请你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很踊跃,正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我适时点拨:同学们,刚才听了大家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老师的心情很不平静,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我们说了很多,同学们所选取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推陈出新”呢?接下来我出示了关于“第一次”的选材方面提示,要找出一个比较独特、新鲜的、也许还是别人不知道的材料。选材是否新颖决定了你的作文能否吸引人。学生们通过讨论与交流,自己进行取舍,从原来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学本领”之类的内容转变了思路,有的写“关于第一次住校生活”这种生活体验的,有的写“关于第一次说谎”这种内心世界的,还有的写“第一次出远门”等增长见识的。新鲜的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们跃跃欲试,再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精雕细刻,学生的习作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三)鼓励学生敢于真实表达内心感受
学生写作文的原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作文的真谛就是要有真情实感。任何事件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产生最真实的体验,所以提倡尽量写自己参与过或是耳闻目睹的,并从中能够获得自己感受的,于是我很快发现了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我已做好准备,去迎接更多的挑战”,“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真正不怕挫折的人,才会站在胜利的彼岸”,“生活就像是五味瓶,各种滋味都会品尝到”……这样精彩的语句就发自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在布置作文时就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犹豫,哪怕是学生写到了生活中的不太积极因素,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引导学生去客观正确认识就好,而不能一味否定他们。这样,学生们在今后的作文中,才会敢于全面看问题,才敢于说真话,写实感。如果老师可以正确去引导,就既保护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教会了学生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类型问题。
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取之不尽,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物,并号召孩子们投身其中,用心灵去与之交流。小学生的生活是缤纷多彩的,尽量避免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漠不关心”,缺乏细致观察的敏锐感,以致于“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从多方面去观察留意,去找到感觉,充分调动身体各种感官,细致、传神地刻画表达,一定会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十足,引人入胜。
学生的习作如果能够带有其个人独特的风格特点,这无疑会给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的信心和动力,这会使他们乐于写作,敢于写作,不会再“毫无主见”。相信通过实践与努力,学生们的习作个性化会逐渐形成,教师也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佳作出现。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