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策略

2015-10-15孟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实词本义词义

孟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是在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上,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并且在高考的分数安排上,远远高于中考的分数设置。高中语文高考150分,文言文直接涉及到的分数是19分,但是有关文言文的相关涉及到的知识点远远不止这些分数,比如诗歌鉴赏题、成语题等,这样统计起来,就要有30多分,这就占据了高考分数的五分之一。所以说文言文的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各种各样,比较常见的方法有留、换、调、列、增、删等。但是这些方法都侧重理论研究的。笔者在总结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和训练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思考出几种较好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以期达到增强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一、名称归类法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接触大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 涉及到政治、哲学、文学、律法、古代姓氏文化、天文历法知识、婚姻习俗、古代节日文化以及文字知识等方面。在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中以古人传记为主,而传记中姓名、官名、地名、年号等等又属于高频词,那么只要把这些固定的不用翻译的名词勾画出来,整篇文章就会显得清晰简洁。如《宋史·李崇矩列传》中第一段如果把专有名词划出来:“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上党人。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乾祐初,弘肇总禁兵兼京城巡检,多残杀军民,左右惧,稍稍引去,惟崇矩事之益谨。及弘肇被诛,独得免。”原本106个字的第一段,现在减少到35个字。就显得非常简洁,并且清晰明了。文言文的句子通常由名词、动词构成基本的句子,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将名词划分出来不用翻译后,就只剩下动词。这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去掉了很多干扰因素,翻译起来就降低了难度。

二、同位同译推断阅读法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无论是“串讲法”还是“阅读法”,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人教版必修2《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里的“顾”字翻译成“顾虑”,而“辞”在翻译时却很难,那么根据同位同译法,可以推断成“推辞”。又如《逍遥游》中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这个词,很容易翻译成“野地里的马”,但这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是根据同位同译法,就可以根据“野马”后面的“尘埃”来推测出“野马”也是“尘埃”的意思。

三、联想上下文阅读法

语文界有种说法叫“语文三怕”:一怕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可见,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是一个难点。每年的中高考,文言文恰恰是学生丢分较大的一个版块。尤其是高中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就是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和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有很多不同。但是汉语言毕竟是高中生们的母语,所以可以依据现代汉语阅读的方式去研究文言文的翻译。那么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进行不认识或者较难的文言句子的翻译会比较容易。如《南雷集·李因传》中“咨嗟亡国之音与鼓吹兴亡之曲共留天壤,声无哀乐耳。皆灵秀之气所结集”这个句子中“声无哀乐耳”很难翻译,如果翻译成“声音中没有哀伤的音乐”就是不通归顺的句子了。所以根据上下文,李因因为国破夫亡而寄居在寺庙中,心情很悲伤,那么“声无哀乐”就应该翻译成“声音无论悲伤还是欢乐”。又如,《明史·沈希仪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希仪镇柳、庆久,渠魁宿猾捕诛殆尽。先后捣巢,斩馘积五千余级,未尝悉奏功,故多不叙。”这里面的“叙”字,如果按照通常的解释,就可以翻译成“记叙、记录”等,但这并不符合句子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研究上下文,这句的主要意思是说:沈希仪在柳州、庆州将许多盗贼,但是没有为沈希仪上报奖赏。所以“叙”这个字应该推测为“受到奖励”。联系上下文阅读法,如果能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的方法。

四、文言实词本义探究法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作了规定:“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按高考语文能力层级的要求,实词为“理解B”项,其中包括4个具体要求,第一个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340个常用词,理解这些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根据上下文做出确切恰当的解释,是读懂文言文、弄通文意最重要的一步。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假借义、词的活用等语言现象。只有掌握了这些古汉语知识,才能对文言文中一些语言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进而做出确切的解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般常见的与今有差异的实词的归纳、辨析和理解上。文言文的语言以精炼著称,那就导致大部分的文言实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现代汉语意思。如果按照高考要求对实词的意思进行记忆的话,就是最少要记忆上千个实词含义。这个数量简直太庞大了。所以,如果能够理解了实词的本义进行推断和联想,那么在实词的记忆上就会简单多了。文言实词多是单音词,而且常常一词身兼数“职”。有的学生对词义的理解面往往很狭窄,因此,在实词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词的本义。我们可以根据一词在课文中出现的频率或学生所感知的语言材料,将它们提出来,进行归类比较,尽可能联系更多的引申义,以确定此词在该句中的准确含义。一个词尽管具有多义,但其中应有一个本义,其队的却是从本义发展而来的。如“兵”字,兵器、武器是本义(如《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它的引申义就是相关的一些事物,如士兵、军队、军事、战争、战阵之事。再如“负”字,它的本义是背、载(如《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引申为承担、倚仗。这就是从本义出发,虑及引申义,甚至假借义。一串一批,就可以理解并掌握较多词的意义。

上述四种方法,看上去侧重点会有不同,但是都是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积累归纳的,它们符合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教师善于总结一些适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可以使枯燥、艰难的文言文教学变得容易,最终达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实词本义词义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韩嚼牙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大少不同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