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情表》“孝”之科学解读及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15江苏省淮州中学卜廷才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情表李密孝心

☉江苏省淮州中学卜廷才(特级教师)

☉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沈玉成

《陈情表》“孝”之科学解读及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淮州中学卜廷才(特级教师)

☉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沈玉成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科学解读与合理传承孝道文化,是当下语文工作者必须担负的一个职责。本文拟就通过对《陈情表》一文的解读,谈谈笔者对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一、《陈情表》之“孝”科学解读

《陈情表》(2014年苏教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五)是以“孝”感人之名篇。说“忠”,首推诸葛亮的《出师表》,言“孝”,则必提李密的《陈情表》。《陈情表》全文四段580多字,紧扣一个“情”字行文。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倾诉孤苦之情。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一吐两难之情。第三段,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抒发感恩之情。第四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点明全文的主旨,倾说两全之情。可以说,“孝”是作品的魂灵,“情”为作品的主脑。李密初仕蜀,任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征他出任太子洗马。他上此“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到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深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二人,并命令郡县按时供养他的祖母。考究实际,打动晋武帝的原因有三:一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真情;二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三是对晋武帝“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多年以来,我们在赏读文本时,都将作品看成是情真、情深的范本,教育一拨又一拨学生要像李密那样孝亲。殊不知,我们做了缺乏科学解读甚至自欺欺人的蠢事。其实,李密《陈情表》中所抒发的情感,不尽如清人过珙所云:“直掳真情,声泪俱下。”倒觉得他其后所云甚是,他说:“读《十二郎文》而为之呜咽,读《出师表》而为之感悟。呜咽,其动乎情者也;感悟,其发乎性者也。斯文历叙生平辛苦,亦呜咽,亦感悟,其人之性情者深欤!”感悟什么?笔者以为“情”与“理”必须一致,否则,两者若相悖,则“情”便难避虚假之嫌。《陈情表》是——

首先,理真与情假统一于文本中。在叙述朝廷征召经过及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之后,用“则”一转,摆出具体困难,写出进退维谷的狼狈:“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情假与理真于此统一。说理真,祖母年老病重,家中无人侍奉,其事实实在在,其理冠冕堂皇。说情假,不可轻忽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亡国之臣,李密内心深处的忠君观念根深蒂固而不易,“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深植于心而难改,更是迎合了司马炎“以孝治天下”的标榜,弄得统治者不同情而觉得无理。其实,“刘病日笃”只是李密“辞不赴命”的托词而已。亦如魏家骏教授所言:“李密在这篇《陈情表》中,就需要把自己的处境说得十分真切感人,即使是夹杂着无法明说的假意,毕竟也还是情真意切的,这样才能让皇帝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以至于充分理解与相信。”

其次,理虚与情实统一于文本中。理虚有:“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概括写出新王朝对自己的重视和任用,以及太守的推荐和皇帝的征聘。按理,李密应该出仕,但依旧没有明说推辞不任。情实有:一是“夙遭闵凶”情实。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未曾废离”,为后文伏笔。也可说其时李密是一个孝心少年。二是李密怀旧心理情实。作为旧臣,李密认为蜀汉是正统,司马氏则是篡位,一种骨肉之情、怀旧之情、疑虑之情和惶惑之情杂然于心中。

最后,理明与情切统一于文本中。“辞不赴任”是李密写作《陈情表》的最终目的,但他一而再、再而三没有明说,直到文章最后才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这样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日子已经很短了。其后,用动物比人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您能够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同时表白:“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委婉之后才是明旨:“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祈盼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也愿意结草报恩。文段以情说理、融理于情、情动理明,理明与情切,浑然一体。

二、孝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陈情表》的核心是“孝”,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孝文化,传承必须合理,与时俱进,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相协调,相一致。否则,简单地怀古、复旧,非但不能承续孝文化,还会给人恍如隔世之感,被人有意或无意地拒之于千里之外。因此,孝文化传承必须分清几种界限——

其一,孝心的真与假。

我们知道李密对其祖母可谓一片孝心,虽然夹杂着无法明说的假意,但是,对于今天在中学生中进行孝文化教育来说,真必须是首要的,失去真,不只使孝文化教育应有意义受到负面影响,更会在学生本是纯净的心灵天空中降下本不该有的雾霾。为此,笔者让学生讨论一个颇为典型的案例: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个名叫杨天的杭州男子,40岁,膝下一子一女。新加坡籍老太太,87岁,姓邹,丈夫已去世,无子女,比较近的亲属是已60岁的外甥女。杨天曾经是一名导游,经介绍,2008年做了老太太的私人导游,最终二人情同祖孙。后来,老太太索性把杨天认作干孙子,在4年前立的一份遗嘱中明确说明,洋房及屋内所有物品包括画作等艺术珍藏品,全归干孙子一人所有。这笔财产,总价值达4000万新加坡元,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2亿元!近日,老太太的外甥女莫翠玲找上门,说杨天骗取了老太太的信任,鹊巢鸠占,要为老太太讨回公道。目前老太太已经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无法叙述整个过程。2014年9月17日,杨天因涉嫌失信被新加坡警方调查,18日上午得到保释。如果最终被判有罪,杨天可能面临坐牢,而那2亿元的财产也可能不保。

这一典型案例引发学生热烈讨论甚至争论。有学生说:既然老太太立下遗嘱拟把巨款给她的干孙子,从“情同祖孙”中可以看出,杨天对老太太一定付出了孝心,但新加坡警方说他“失信”,这就表明杨天孝心的信度出了问题。有学生说,杨天的孝心也许是奔着老太太巨额财产去的,失真必然失信,失信一定失去自由。也有学生说:生活中的孝心不是演戏,必须纯真,如果夹杂私心,那就不能服人……

在热烈讨论归于平静之后,笔者便因势利导:同学们各抒己见,也各有其理。孝亲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孝敬长辈是晚生的义务,但前提是要真纯。鲁迅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个有真孝心的人。真是前提,真是根本,真是内核。孝心除了要真,还必须懂得——

其二,孝心的变与守。

李密对病重的祖母存有一片孝心,“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而在今天,承续孝文化不是因循守旧,照搬传统,而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与时俱进的孝文化才能与时代合拍,与现实同行,与构筑中国梦接榫。否则,孝文化教育不是摆设就是错位。在师生共同讨论《陈情表》以“孝”感人后,笔者又介绍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故事。他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我们投影了看“新二十四孝”的内容,让学生看一看自己做到了几条。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与“旧二十四孝”相比,“新二十四孝”超脱了传统的虚幻故事,更形象,更人性化。有的学生认为,无论标准多么细化也不为过,尽孝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非常愧疚,因为自己只做到“第5条: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和“第9条:教父母学会上网。”

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问:“你们给父母等长辈磕过头吗?”全班五十几名同学非摇头即摆手,表示从未给父母长辈磕过头。教师说:“好吧,请大家看一幅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投影图片及文字)

上海一民办学校办孝敬节800多学生集体跪拜父母据《新闻晨报》报道,2015年1月11日上午,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

几分钟后,有学生说: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有学生说: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此种方式不可取。请他说说理由,他说,人和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女之间,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膝行这样的礼教。还有学生说:这种方式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他们做这样的事情,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方式。

笔者认为他们有理有据!并说:凡事都应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孝亲也是如此。2008年,赵本山春节期间收徒弟,接受35个徒弟跪拜遭网友炮轰。也有人很赞赏本山当师傅的诚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这个拜师仪式很严肃,组织的时间长达三个月。二是不收学费,不收学生的礼物。三是自己制作的“金玉良言”礼物送给徒弟,亲自手书的墨宝送给徒弟,自己制作的具有文物价值、收藏价值的证书送给徒弟。四是赵本山拜师仪式上逐一喝下弟子敬的茶,一共35碗,让自己的肚子受尽委屈。而赵本山搞这么个仪式的主要贡献就是对传统文化、传统礼仪的一种唤醒!不过,老师认为,形式不可取,内容当坚守。承续孝文化既要有严肃性,也要有鲜活性,也就是时代性。固本是必须的,开新更为重要。孝文化除了必须不断创新外,还要明白——

其三,孝心的久与断。

李密侍奉祖母非一朝一日,《陈情表》“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原因在一个“孝”字。孝心贵在久长,不可时有时无,而要持之以恒。戴达菲尔德说:“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爱国是放大的孝心,孝亲则是缩小的爱国。一时一事,固然可赞,而长久不离不弃,则更难能可贵。

(投影)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黄凤,女,16岁,被称为“板车女孩”。6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黄凤的事迹感动了全班学生。有的说,黄凤连续10年尽孝,实属不易,难能可贵。有的说,黄凤的行为打破了“床头三天无孝子”的千年魔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多数学生认为,一时尽孝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李密、黄凤能做到,我们也应该做到。孝心不仅要持久,还必须重视——

第四,孝心的名与实。

李密的孝心有名有实,而我们今天孝亲要名更要实。孝心之名好办,而做实事则要有实际作为。但当下,许多不良商人不明白“孝于亲”的基本原理,又想借“孝”的名头炒作,于是弄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拙劣表演。譬如2015年1月20日,所谓“城市旅游小姐世界冠军中国区总决赛”在山东临朐举行,参赛佳丽陪来自中国十大孝文化模范村——山东潍坊侯王村的8位老奶奶泡温泉,如同亲孙女一样为奶奶搓背、按摩,以尽孝道。我们只须冷静思考一下,这是孝吗?这纯属是以孝为名义的炒作。此为其一。这是孝吗?这无非是主办单位借孝之名,行逐利之实。此为其二。这是孝吗?这种乱象也许是政府部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利忘义,以至完全忘记应该给予老人应有的孝以及尊重。此为其三。

孟子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孝是爱的重要源泉,孝体现对父母的尊重,孝体现伦理的美德。百行孝为先,“孝”这个字已经烙刻在我们生命里,指导着我们的言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孝文化教育的承续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情表》可以作为孝文化教育的范本,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孝心只有尚真、尚新、尚久、尚实,才有可能挖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孝文化教育才会有声、有色、有恒、有效。

猜你喜欢

陈情表李密孝心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孝心歌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陈情表》新读
孝心痛
你来帮帮我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