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蓄势而发直追风骚
——《涉江采芙蓉》教学札记

2015-10-15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一中朱虹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涉江风骚楚辞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一中朱虹

蓄势而发直追风骚
——《涉江采芙蓉》教学札记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一中朱虹

教《涉江采芙蓉》一诗,有两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其一,《古诗十九首》所处的时代特点尤其是文学思潮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其二,《古诗十九首》里的诗歌对《诗经》和《楚辞》优良文学传统的继承问题。也就是说,要理解八个字:蓄势而发,直追风骚。否则解读就不算到位。下面谈谈自己教这首诗的体会。

所谓“蓄势而发”,笔者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时势,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上说,“古诗十九首”里的这首诗出现在东汉建安末期,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的真实反映。二是说文势,这首诗一波三折,层层铺垫,最后推出“忧伤以终老”这句笔力千钧的结尾,是诗人善于运用蓄势艺术的结果;读来只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首先,“古诗十九首”是东汉建安末期动荡不安时代人民思想情感的表现。由于党祸之变、黄巾之乱以及饥荒和瘟疫的发生,再加上统治者的肆意屠杀,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夫妇、家庭的分离,自然是当时最普遍的现象。人民流离失所,不仅想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成了奢望,而且就连植根于他们头脑里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信仰,这时也发生了剧烈的动摇。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在诗歌里,就出现了许多作品都表现同一主题(游子思妇的离恨乡愁和相思之痛)的现象。这首《涉江采芙蓉》表现游子(丈夫或朋友)思念家乡和亲人(妻子或恋人)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古诗十九首”还是东汉建安末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的反映。正像林庚先生所言,两汉时代,人们在封建礼教的思想禁锢之下,虚伪地、战战兢兢地苟且偷生,思想麻木。而到了建安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了,出现了解放的思想和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这些就成为“建安风骨”的基础。“他不是在悲苦之中屈服变得脆弱,而是在悲苦中锻炼得更坚强;它不是低徊缠绵,而是爽朗有力;它是高原上的风,而不是屋檐下的雨……它明朗质朴近于《国风》,奔放不平近于《楚辞》。古代诗歌主要的两股渊泉,到此便统一为一个巨流。”[1](P.112)这种新的社会思潮带来了文学思潮的变化,而反映这种变化的温丽清新、自然贴切、富于“风”“骚”意味的诗歌《古诗十九首》就应运而生了。“这些美丽活泼生动的诗篇就复活了久已沉寂的诗坛,开始了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2](P.109)《涉江采芙蓉》就是这个时代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相互激荡的产物。

所谓“直追风骚”说的是,“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中“国风”部分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涉江采芙蓉》继承《诗经》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表现在内容的“写实”上。林庚先生认为:“十九首的内容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现实的就是游子、思妇的主题,就是人生的爱恋与生活中的不平;浪漫的就是由于不满于现状而产生的自由追求与要求解放的情操。”[1](P.110)这些诗歌尽管“颇多哀怨”,但是充满了生活的热力,而这股生活的热力正是从现实生活的愿望中凝结而成的。作者秉持“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成的这首诗虽然很简短,语言也明白如话,但叙写却层层蓄势,一波三折,众星捧月,卒章显志。先说采集香花美草欲有所赠,次说所思念的人在远道,欲赠不能(此一折),然后说还乡的路偏是这样漫长(此二折),同心的人偏是分隔两地(此三折),最后说这种痛苦直到老死也不能免除(在前三折的基础上推出主旨,以此作结)。尽管这种情绪具有普遍性,它本身是读者容易理解的,但是作者却将它表现得很强烈。开头既采莲又采兰,便加重表现了主人公的感情。中间既说在“远道”又说“长路”“漫浩浩”,是加重说明还乡的艰难。“同心而离居”表示了不甘心和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因此最后一句“忧伤以终老”非常激切而感动人,并不显得夸张。因为整首诗的情思和诗意是连贯而下的,自然而然的,毫无隔碍或造作。“全体都是用着最平浅质朴的文句,抒写曲折细微的感情,丝毫没有当日辞赋的贵族气,也无六朝诗的淫靡雕琢气。自然美与整体美的纯朴胜过一切人工的妆抹与刻镂。”[2](P.143)一切都是“写实”,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即“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刻画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塑造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并通过这些生动可感的事物、细节和场景,抒情写意,自然而然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3](P.134))的具体体现。

其次,《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继承《楚辞》浪漫主义传统主要体现在对《楚辞》的比兴手法、诗句的化用和意境的借用以及习俗的继承上。诗中运用《楚辞》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且多采用《楚辞》中的词语,艺术上显然受《楚辞》的影响。比如,“涉江”一词,取自屈原《九章》中的篇名,这里可能用来暗示自己的流浪他乡。“兰泽”出自《楚辞·招魂》里的“皋兰被径兮斯路渐”一句。王逸认为“言泽中香草茂盛,覆被径路”,是化用其意。古代有采香花美草送给异性表示爱情的习俗,如《九歌》里“折芳馨兮遗所思”和“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这里对《诗经》《楚辞》文学传统的继承,加上采用了这时已经非常成熟的五言诗的形式来抒情写意,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也就是说,五言句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所以在表达上确实更灵活更方便些。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就是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就是理想主义。《涉江采芙蓉》综合使用这两种创作方法。游子思妇对现状的不满,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性解放的渴望这样的小小愿望的落空,忧愁幽思情绪宣泄后的无可奈何在诗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振聋发聩,真可谓“惊心动魄”。而明朗质朴、奔放不平、温丽清新、自然贴切的语言竟然产生了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真可谓“一字千金”。

为什么教《涉江采芙蓉》时绕不开时代特点、社会思潮和“风骚”并举的文学传统呢?笔者认为,这首诗歌产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思潮说明了它主题出现的必然性,它对人性歌唱的宝贵之处。它有别于一般的对爱情的歌唱。因为文学是人学,一部文学史就是文学作品里表现出的人性发展的历史(章培恒先生所持的观点),诗歌对游子思妇、朋友恋人的离恨乡愁、相思之痛的抒情写意,正是对人性的表现,而且是产生于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对人性压抑的时代,诗人的歌唱就是当时人们追求自由、要求解放的情操在文学里的形象反映。它也有别于一般的离情别绪。对风骚并举文学传统的剖析,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诗十九首》的高超的艺术特质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直追风骚、承前启后的地位,使学生看到中国文学史里人性发展脉络的薪火相传以及这种人性对学生的陶冶之功、教化之功,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厥功甚伟,不可小觑。

注释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涉江风骚楚辞
“枉渚”与“辰阳”究竟在何处?
——追寻屈原《涉江》诗中两个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①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我们记取的美丽瞬间,都是生命曾经盛开的证据——读《涉江采芙蓉》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李铁环作品
屈原和楚辞
略谈诗词创作取法风骚的问题
风骚千年 匠心徽墨
秋夜读《楚辞》
The image“lotus”in I gather lotus blooms across the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