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数学

2015-10-15潘月慧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感悟体验数学课堂

潘月慧

【关键词】数学课堂 体验 感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22-02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即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既有助于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感悟数学的奥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选取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吴正宪老师说过:我们应该走一条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教学之路。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需要选取生活中的数学材料,让学生去亲历和亲近数学,体验到运用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认识容量和升”后,笔者先让学生制作1升的量杯,分别标出、和升,初步感受1升有多少。然后,笔者再让学生用自制量杯量1升的水,先估一估,再试一试1升水能装满几个纸杯(平时用的纸杯)。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亲手量一量容器的容量。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很容易就打开学习思路。在活动中,有一个小组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呼起来:“老师快看,我们把一升水倒入吃早餐的消毒碗中,水差一点点就满了,原来我们吃早餐用的碗的容量大约有1升呢。”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体验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对1升的认识从理性再回到感性,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也正印证了美国一所图书馆的一条格言: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掌握了。

二、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现实生活中蕴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设计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教学“探索事物的搭配规律”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早餐?如果给你提供汉堡包、馒头、蛋糕三种点心和牛奶、豆浆两种饮料,请你选一种点心再配一种饮料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这样一个充满情趣的问题,很容易就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橡皮、铅笔等来代替饮料和点心,进行搭配,并做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改用符号来代替饮料和点心,通过连线的方式来进行搭配。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亲身体验到了搭配的规律,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究过程。

(一)设计开放的操作情境

生动有趣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米、分米、厘米,于是,笔者组织学生量一量书本、课桌、橡皮的长度和厚度,然后再让学生量一量教师提供的一枚一毛钱的硬币。由于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开放的,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操作过程中发现:硬币的厚度居然不到1厘米,因而产生疑问:我们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硬币的厚度呀?有没有比1厘米小的单位呢?教学到这里,笔者就顺势引导学生认识“毫米”。这样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能使教学效果良好。

(二)引导学生实践体验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尽量提供参与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动手去实践、体验,以此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笔者问学生:“你能将一根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能!”学生信心十足,纷纷行动起来。过了一会,有的学生围成了,有的则围不成。这时,笔者鼓励操作不成功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拿上讲台,然后再选择其中一份让学生演示。在该生演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发现:围不成是因为两根合起来没有第三根长。于是,笔者追问:那么,两根的长度和是多长时,才能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猜:两根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有的猜:两根长度和大于第三根。这时笔者再倡议:“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小组合作再做一次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剪、拼、量后发现:只有任意两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才能围成三角形。笔者再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这个规律呢?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并量一量。”最后,学生在量量比比中验证了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组织“合作交流”的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乐于交流的话题,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时,笔者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去旅游喜欢拍照留念吗?”“喜欢!”学生回答。笔者继续说道:“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甲、乙、丙3个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桂林漓江游玩。在漓江边上他们决定合影留念,可是谁站中间、左边、右边呢?他们3人争论不休。你们能帮他们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听到可以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生热情很高,纷纷提出有4种、5种、6种、9种不同的排法。“到底应该是多少种呢?”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在交流时,有的小组甚至到讲台亲自表演:甲站左边,乙和丙交换位置共有2种站法,照这样一共有6种不同的站法;有的小组觉得表演太麻烦,用铅笔等物体来代替人物;有的小组用不同的图形表示3个人;有的小组提出用字母a、b、c代替3人来排比较简单。最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叙述本小组推选出来的最优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乐于交流和表现,又在展示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数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感悟体验数学课堂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