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5-10-15黄慧文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

黄慧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 微型课题研究 园本课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13-02

谈起课题研究,相信很多幼儿园教师都会叹气、摇头,我园的教师也不例外。回顾2012年以前我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可以总结出有“三大迷茫”:为什么要做?跟自己的工作有何关系?做了有什么用?有“三大难”:选题难、设计难、实施难;有“三大追求”:求大、求全、求新。再加上我园的教师队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年轻教师多、高职称教师少、大专学历教师占绝大多数。这一切都让一线的教师们感觉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大负担。

从管理层来说,我园有健全完善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制度,一直都有市级课题和园级课题,但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不够规范,难管理、难指导、难推广。我们也曾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但由于没有从实质上解决教师对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困惑,没有让教师们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因此一直都无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题的实施不规范,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即使是结题了,教师们所撰写的结题报告都存在很多不真实的情况,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通过课题研究得到发展。

2012年,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化,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教师们看到了幼教发展的契机,也看到了自身工作与《指南》精神的差距,紧迫感油然而生。管理方也意识到在幼教改革的大潮中,只有加快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步伐才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园提出“以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针对教师队伍和课题管理的现状,我们对原有的园本课题管理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消除顾虑

为了转变教师的看法,消除教师对做课题研究的顾虑,2012年业务园长就“什么是微型课题”组织教师做了专题讲座,从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策略、意义和途径几方面,对教师进行了观念上的更新、理念上的提高和方法上的指导,并通过案例分析、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原来微课题就是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小困惑”“小问题”;原来微课题的实施并不是像专家那样去做研究,而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本来就很熟悉的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去解决“小困惑”“小问题”;原来微课题并不是要写出深奥的、长篇大论的论文或结题报告,而是可以通过教育故事、教育笔记、教育案例或专题总结来表现自己研究的成果。

二、学校引领,思想碰撞,确定方向

微课题虽小,但如果让教师们“单打独斗”,势必会回到从前的状况。鉴于这一点,我园以学校引领的方式带领大家开展微课题的研究:第一步是选题。选题是教师最茫然的地方。好的选题是研究成功的一半,它能让教师明确主攻的方向、目标和内容。因此,我们的做法是由业务园长引领教师选题,把握选题方向,通过集体研讨,开展寻找工作中的“盲点、难点、疑点”,并将所有的问题罗列出来,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大多数教师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理顺我园近期课题研究的大方向。第二步,将教师按班级为单位分成课题研究小组,班主任担任课题组长,配班教师和保育员作为组员,按照“三贴近”和“三实”的原则,采取集体智慧与自愿选择的形式,筛选出自己小组要做的微型课题。“三贴近”是指:贴近自己工作的需要、贴近幼儿发展的需要、贴近《指南》精神。“三实”是指:实际——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实在——能切实可行地开展问题研究;实用——研究成果最终能为解决问题服务。第三步,课题选出来后,由业务园长、科研室成员与课题小组成员一起反复“打磨”、论证,最后确定课题的名称。

例如,在2013年结合学习《指南》之后,我园教师认识到要想提升保教水平,就要先从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通过思想碰撞得知,在起步阶段,我园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变得更有趣和有意义,既消除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又能在给予幼儿自主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安全。基于大家共同的困惑,我们将微型课题研究的大方向定在“让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变得有趣和有意义”上。教师们通过学习《指南》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又将课题细化为《小班晨间谈话多样化初探》《中班活动区域进区规则建立的研究》《如何让大班离园活动在宽松的氛围下变得更有序》《大班区域活动进区规则建立的研究》《小班区域活动进区规则建立的研究》《中班室内体能游戏的探究》《“纸”的游戏探究》《小小班手指游戏初探》等具有“真、实、短、平、快”特点的微课题。真——是自己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是实实在在能推动自己专业发展和幼儿发展的问题;短——即周期短,一个学年即可完成;平——与平日教育相关联,方便操作;快——见效快,成果可以及时给自己或同事提供借鉴。

三、管理过程,推动研究,分享成果

微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决研究的过程中,把教育策略、教学过程、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说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过程就是成功的保证。为了保证教师能够顺利开展研究,及时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统筹安排与责任到人相结合。科研室副主任指导教师制订计划、撰写开题论证书,并负责归整课题档案;将全园的微课题分组管理,每一组分别由一名科研室成员负责指导;通过集体碰头研讨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掌握每一个微课题的进展情况,推动教师的研究工作。

由于所选课题微小易行,教师们从研究的角度,带着研究的眼光来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采用写教育笔记、教育故事或案例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与反思。由于研究手法简单易行,我园100%的教师和80%的保育员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在2014年南宁市中小学、幼儿优秀教育论文、案例评选中,教师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参赛。这些参赛作品少了以往的“假、大、空”,多了几分“小而实”。微课题研究还大大激发了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深入学习与实践《指南》精神在我园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因为他们更迫切需要利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逐渐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解读幼儿的行为、去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去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教师们开始享受到了微型课题研究带来的幸福感。

实践证明,加强园本课题管理,创新课题管理模式,以园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好体现。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教学现场的幼儿教师短时培训的实践与反思——宁波市幼儿教师现场研学培训的实践
关于幼儿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