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解剖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改革

2015-10-14林乐迎刘瑞珍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改革

林乐迎 刘瑞珍

摘 要: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是体育运动开展和动作优化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运动解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理论性比较强,是体育教学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用解剖教学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的运动解剖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学校运动解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新形势

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正朝着实践性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运动解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教学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为体育教学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成为广大运动解剖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新形势下的运动解剖学教学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科学分配整合教学内容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时长被减少,但是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却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配整合,在紧迫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要保证运动解剖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根据运动解剖学教材内容体系和相关的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学科教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即介绍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的开课篇、以人体骨骼和运动关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部分、以新陈代谢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部分、以人体运动调控系统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总体框架总结和复习的总结课五个部分,通过这五个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在较为紧迫的教学课时内对运动解剖学有着清晰的认识,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分配,做到因材施教。

2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新形势下运动解剖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对运动解剖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首先,要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内容繁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简化教学程序,为学生提供形式更加丰富的学习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运用形式是通过教学PPT制作辅助教学,教学PPT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缩短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料为一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PPT的应用需要控制度,要对PPT的内容和版面进行科学的设计,既要体现出重点,也不能过于繁琐,模糊教学重点。其次,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分享学习资料,建设学习群组、QQ群、微信组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课后联系,在课外时间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课后自学效果,而且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优化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

要将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等运用到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运用的科学性。首先,要改变过去刻板的提问启发方式,通过设问、提出、分析、讨论和总结等环节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跑步的时候你的肌肉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氧气的?”、“你觉得呼吸道的功能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问题启发下,认真的讨论、互动。其次,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由于运动解剖学的理论性比较强,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运动实践分析开展相关内容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践,如原地跑步、跳远等这些简单的实践搬到课堂上,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亲身实践。

3 注重运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

过去的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注重实验教学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很多实验教学的开展都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有的学生甚至对实验的目的都不明确。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注重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实验。例如在肌肉运动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分析运动过程中肌肉的结构和表现,在实验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动肌的结构,并且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和探索优化运动的训练方式和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系列问题的提问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 强化实践性教学

虽然运动解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运动解剖学是指导运动实践的学习,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运动解剖学在运动训练方法中的应用有利于运动训练手段的优化和改进,因此要重视运动解剖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其次,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伤,运动解剖学能够在日常运动和训练过程中起到预防、诊断和指导康复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运动解剖学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肌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训练科目,能够做到训练的针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运动解剖学的实践性教学,充分将运动解剖学运动到实践中,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运动解剖学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5 结语

在大力提倡教育实用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运动解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整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岩.新形势下运动解剖教学的改革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5):100.

[2]梁丽娟.运动解剖教学过程的难点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13-14.

[3]张平.试论解剖教学中多媒体的科学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110+149.

[4]邢惠海,白雪,荆娇.如何在解剖教学中应用多媒体[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180.

猜你喜欢

新形势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