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2015-10-14潘镜明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潘镜明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各高校难以突破的瓶颈,这个瓶颈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突破这个瓶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家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测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这些已有研究成果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理论依据和原则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评价研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Bc00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与一般课程的教学评价不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该校教学水平测评不能评为优秀等级”;“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构建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体系,依据怎样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变得尤为重要,尽管相关研究出现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定位有失偏颇,评价认知亟待提高;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兼容性差;评价主体单一,理论与实践考核不匹配;评价的内容狭窄,考核范围局限性大;评价方式方法单一,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评价体系亟需完善的几大问题(张扬,2014)。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评价模式强调指标性的量化评价,强调教师被动地服从管理权威,忽视基于师生个体的发展性要求,因而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高鹏怀,马素林2008)。尤其突出的是没有及时根据社会形势的变革,有效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有效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郭聪惠,2008)。舒永久(201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评价目的缺乏明确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缺乏独立性和针对性,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评价方法缺乏过程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倾向于对教师“教”的效果的评价。

这一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方法、教学实效性、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生满意度调查中,相当一部分研究主要通过对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七大教学测评要素的调查基础上确定学生的满意度。这些可量化的指标被目前众多高校采用,通过学生在网上对这些指标打分来评估该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王平(2008)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在对教师的“教”的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学”的效果评价,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考量。

李斌雄(2007)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也应该侧重在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能力的评价。而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政治能力,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导思想政治要求的传播能力,以及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状况,这些内容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高鹏怀,马素林(2008)提出应用发展性评价工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思维,依循“SMART”原则和科学的评价步骤,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链条;突出评价中的学生主体性等。

盛湘鄂(2009)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既要评价直接效果(显性效果),又要评价其潜在效果(隐性效果):直接效果这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教的方面说,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质量是否优良等;从学的方面讲,则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否主动来上课,来上课的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听课后能否真正入脑、入心,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为。潜在效果,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它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作用。

梅萍,苏金旺(2010)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至少有以下三个层级依据: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一级指标依据;其次,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将“三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二级指标依据;最后,以实效性为抓手,将“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三级指标依据。

赵勇(2010)着眼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对象以及指标设计等现实操作问题的分析,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建了两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参与度多个方面内容。

肖映胜、张耀灿(2011)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效果不仅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是否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是否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用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要以“知”为基础,以“行”为归宿,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理论依据及原则

陈春梅(2005)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导向性、整体性、过程性、客观性、发展性原则。李斌雄(2007)提出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所应遵循的原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骆郁廷(2007)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提出教学评价应达到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统一。张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原则归纳为导向性与目标性原则、价值性与科学性原则、整体性与全面性原则、发展性与有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五大原则。王平(2008)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其评价理念为指导,注重针对性,注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与发展性,注重内容的精确性、易测性。

虽然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可供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评价依据的原则、参考的指标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更多地停留于对教师“教”的层面的评价,这方面的指标评价体系相对完善和量化。但对于学生“学”这方面的评价理论研究较丰富,但尚未达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且多为宏观层面的指标,可量化的教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学生“学”的方面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量化及实践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只有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才有利于不断增强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以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聪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社会科学家,2008,(6).

[2]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3]李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4]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5]骆郁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J].教学与研究,2007(4).

[6]陈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05.

[7]任少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

[8]高鹏怀,马素林.发展性评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工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

[9]郑忠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实效性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5(1).

[10]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评价理论”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11]张耀灿,曹清燕. 发展性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指导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12]张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13]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探[J].高校理论战线.2011(07)

[14]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15]王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16]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17]梅萍,苏金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五个关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