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分析

2015-10-14林媛红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林媛红

摘 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联合出台了一系列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为目的的法律政策。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观念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偏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随时代发展,认清社会形势,把握教学特点,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深入分析,主要由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素质、人格魅力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四个方面构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构成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授,其要求全国的各大高校深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方针,以此来培养社会上更多的高素质型人才。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负重任,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鉴于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已成为各大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关注方向。其中,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教师的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对学生的教育重点,其实质就是一种为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目的实践活动,带有着非常浓重的政治气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足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1.政治素质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既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价值,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党、对人民以及国家的根本态度,同时也关系到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成果的成败。另外,政治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方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并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项持久性较强的事业,最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传授给学生。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达不到标准,就容易将政治方向偏移。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理得到有效传播,并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各种新问题。

2.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就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核心的思想路线,要求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工作中要具备一种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的思想决定各种行为的产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观念。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任何人都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思潮,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难免会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底线。而作为一名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政治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使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符合政治思想的要求,并且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保持着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业务能力素质

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一般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练就多种本领,从而加强培养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衡量每个教师素质水平的主要参考值,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能力素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教师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能力。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一旦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就会出现抽象而有空洞的重复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难点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讲解,特别是当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时候。而要想提高对教学课堂的掌握程度,则要求教师能够广泛接触社会,掌握大量社会信息,并且用鲜活的教学实例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2.科研能力

现阶段各高校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内外科学发展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要树立严肃的科研态度,促进科研式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搞科研,养成浓厚的科研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能够有机结合,开创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开展科研,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论来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人格魅力素质

人格魅力属于教师素质的内在因素,主要反映在言行举止、风度气质等方面,并且高尚人格魅力可促进发挥积极、健康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取决于教师深邃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教”与“行”的和谐统一。以下为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要点。

1.理想信念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往往处于精神的最高层面,引领着人的精神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定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把这种信仰上升为坚定不移的信念。

2.事业心和责任心

事业心对于一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来说极为重要,它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耐心。教师只有对这份事业充满了信心,才会有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来完成国家赋予的教育使命,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授予学生,坚定其信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责任心则是现代社会教育对教师的一种行为要求,同时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备的素质。所谓教师的责任心一方面表现在将自己对国家和党的满腔热爱转化为一种培养国家栋梁的动力和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促使了大学生坚定地承担起建设壮大中华的使命,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秩序,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远离一切违法行为,并能守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真善美。

3.真挚情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现在教师应调动师生之间的真实情感,使学生的思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坦诚真挚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下列两点: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自行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理论的热点、难点问题。(2)在教学之外,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纯真的、无私的、不计任何回报的。

四、职业道德素质

师德可谓是教师的内心灵魂,优秀的师德风范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上很多人的社会责任感淡薄,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匮乏。因此,若要培养出祖国的栋梁,身为教师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彻底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公平。同时,教师的道德主要还体现在生活当中,只有在生活中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才能将道德风范内化为教师的真正意识,进而养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精心栽培,更离不开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这两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构成分析显得格外重要,可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各大高校急需打造一批对学生负责、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品德等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参考文献:

金晓明,叶利军.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