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实证研究

2015-10-14苏镇松孙华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党员管理学生社团党支部

苏镇松 孙华

摘 要:中国大学在创立之初就成立了大学生社团,已经运行了上百年,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然而,由于其存在的组织松散、成员流动和活动自发等不足,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在社团中成立党支部,让社团成员定期接受党的教育,把党支部活动融入社团建设中,这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良好途径。从实证角度出发,摆脱纸上谈兵的窠臼,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在高校社团设立党支部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

关键词:学生社团;党支部;党员管理;意识形态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它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高校党团教育进社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团普遍缺乏党团教育与引导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已有上百年,类型多样,形式丰富,成为大学生拓宽资源平台、丰富课余生活、结交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偏移、管理不够规范、思想教育薄弱、缺乏专家型教师指导等问题。在思想教育薄弱方面,突出表现为党团工作抓手少、学生党员影响力弱、学生干部成长途径少等问题。

因此,2014年初,笔者在某农业高校某学院A社团成立党组织,进行系列实证研究,以期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表一为2013年该社团成立党组织前的党团教育情况:

从表一我们可以得知,学生社团内党员比例偏少,党员影响力较弱,开展党团教育、社会公益活动的次数及质量都难以保证,但我们发现有入党意愿的学生并不少,因此可以推断社团学生干部在加入党组织的道路中存在一定困难。就本文研究对象来说,集中表现为学生干部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社团中,与班级同学的接触相对较少,因此在原先的体制下,群众调查环节存在一些劣势。他们虽然承担了大量的社团工作,却难以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因此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干部,吸纳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值得深思。

作为学生社团来说,长期缺乏政治指导,也会出现价值观偏差、党团意识薄弱、管理松散等问题,因此可以说成立党组织是学校党委、学生社团、学生本人的共同诉求。

2.学生社团党支部远远未普及

在本文实证过程中,A社团成立党支部主要分为调研摸底、分析研究、确定方案等几个阶段。在调研阶段,笔者针对该学院100名学生(其中80%为党员)发放不记名问卷,进行关于在学生社团中成立党支部的民意调查,让学生将社团党支部同该院传统的纵向党支部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关于设想在院学生社团中成立党支部的调研报告》,结果如表二:

其中,赞成在社团中成立党支部的观点集中表现为社团党支部有利于在社团中开展党团活动,社团活动为党支部活动提供了新的载体,社团成员能及时被组织了解,社团也因有党支部而提高了战斗力和吸引力,把党团学结合在一起,能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反对的观点集中表现为:(1)传统党支部有较高的稳定性,社团成员流动大。(2)社团内党员重新适应、磨合及管理的问题。(3)拉大了社团成员与班级的距离。(4)参加社团的党员多为低年级,留在传统党支部的党员多为高年级,不利于社团党支部的活动开展。中立的观点集中表现为: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愿意尝试。

综合以上民意调查结果,笔者看出,社团党支部虽然不算新鲜事物,但目前在高校中更多是处于论证阶段,远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要解决的体制、观念问题均不少,于是决定在A社团内试行成立党支部,通过试点的形式缩小不良影响,并针对预想中的缺点进行解决方法的探索。

除了体制的形成与观念的转变,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经验与党员管理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困难。对于已经是党员的社团成员来说,加入社团党支部没有受到影响;对于还不是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社团成员来说,选择通过社团党支部还是传统党支部加入党组织,退出社团后党组织关系何处去都是值得商榷的。由于缺乏成功经验的推广,此次尝试基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各种经验,以期更好地达到目标。

二、成立学生社团党支部的有益尝试

1.通过党团教育、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师生交流

针对学院学生普遍存在不理解的情况,该院党委通过多次的专题座谈会、组织生活会、党支书会议、党员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达解析中央关于加强对学生社团政治领导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和推进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团组织,加强政治指导,在组织活动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此打消学生疑虑,获得学生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2.尽快完善各项制度,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针对成立学生社团党支部突出存在的幾个困难,当务之急是明确各项制度,完善配套方案,尽快走上轨道。

(1)党团一体,拓宽优秀学生入党渠道

按照组织发展的原则,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团员推优的途径,因此,为了防止发展党员时出现混乱的情况,在成立党组织的同时一并成立该社团的团组织,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党团架构,为党员的发展和管理消除后顾之忧。社团团支部采用团员关系灵活处理的方式,即参与社团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选择在班级发展入党,亦可选择在社团中发展入党,视自身需要及名额情况而定。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好处:①方便学生自由选择进入或退出社团,不受入党问题的限制;②社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传统党支部或社团党支部,拓宽优秀学生的入党渠道。

猜你喜欢

党员管理学生社团党支部
试论党员管理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
坚持“三会一课”既要“实”,又要“严”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