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2015-10-14蒋礼
蒋礼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改革这几个方面的阐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1-01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