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015-10-14杨怡希王立国
杨怡希 王立国
摘 要:初中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心理会发生众多变化,进而影响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而仅仅使用说教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对学生起到教育效果。探讨如何用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关系;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意志品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包括乐观、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积极战胜困难挫折以及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当前的初中学生,随着身心发展,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或价值认识可能比较模糊,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与脑是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器官,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心灵的辅导,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对人类头脑的培养。那么,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离不开心与脑的共同配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开展心理教育,是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对于外界的感知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还不太全面,那么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用恰当的态度去面对和感知外界的事物;另一方面具備优良的品德可以让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当今各个中小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配置心理辅导教师以及设置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首先,任何一位学科教师都可以是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任何一堂课也都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包括,学科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合格的道德表率。教师在严肃认真的同时要注意民主和平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在优良道德的指引下做事平和友好。另外,教材是天然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本,教师要深刻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耐心的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两者缺一不可。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李明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J].初中新课标,2010(02).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