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三驾马车”拉启活力课堂

2015-10-14党晶

学理论·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三驾马车

党晶

摘 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高中政治活力课堂导学案的设计,建构了预习案、探究案和拓展检测案“三驾马车”,以拉启活力课堂。预习案主要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和导学新知四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做了分析。探究案主要从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和梯度训练三个方面对于学生课堂中合作探究和自我内化做了分析。拓展检测案主要从拓展延伸和达标检测两个方面对于学生课后复习建构做了分析。上述导学案的建构,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预习案;探究案;拓展检测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73-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知识的构建不是盲目的偶然的,而是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系统的形成的。广州市番禺区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即“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导学案贯穿学时始终,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设计优秀的导学案是教学优秀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平为基础,对现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编排的学生学习方案[1]。导学案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突出强调学生价值的体现。预习案、探究案和拓展检测案共同构成了导学案“三驾马车”。

一、预习案拉开高中政治活力课堂的序幕

预习案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目标的设计、学法指导、知识准备和导学新知。

1.学习目标,要在导学案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是学案导学的前提条件以及方向性指导。学习目标的设计需要转变以往教学目标设计的立场,以学生的角度设计具体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设置目标注重用显性词,具体明确的描述学生在接受教学后应该表现出的行为。例如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一个知识目标是“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学习目标应就具体课堂学习活动给予明确,“通过探究学习(一)的对比探究,①你(指学生)能复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知道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明白测量实现目标的标准,也清晰地认识到应该怎样去实现目标。

2.学法指导,就是把读书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解题技巧详细地教给学生。导学案教学法绝对不是脱离课本的,而恰恰是引导学生充分回归教材,导学案用明确的语言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教材、提炼关键词并将教材基础知识运用到材料。每一种题型都有逻辑性非常强的思路引导,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政治学科思维。比如探究问题的学习指引“1)独立思考问题,写出答案要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解惑答疑,完善答案;3)各小组认真展示,注重仪态;4)非展示的同学认真聆听,准备点评和补充。”

3.知识准备,要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将相关的旧知识点和新知识点组织成为一套合理的体系。比如在学习高中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时就要回顾前面学过的行政机关政府、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进而通过对比、区分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形成对我国政治体系的宏观把握,这也是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政治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回顾知识并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以设计各种形式,比如复习抢答等,不仅可以温故,还可以调动起积极的课堂氛围。

4.导学新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技巧,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对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问题或学习活动,明确主线形成思路。尤其是课本中比较难的概念和思维跨度大难以理解的内容,都需要设计成方便理解的小模块知识点,这样才能够减少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比如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七课中的一个知识点“系统优化理论”,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用具体形象的小案例来理解,像木桶短板案例、田忌赛马案例等。

二、探究案启动高中政治活力课堂

探究案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和梯度训练。

1.问题讨论,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启发式探究情境,提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激发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在讨论思考中内化重、难点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效突破重、难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充分的讨论,可以运用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各种形式。比如在学习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四课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自由辩论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命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克拉底鲁的命题“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在辩论中学生分析、教师点拨进而内化知识。

2.归纳总结是学生自主地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可以是知识框架脉络型,也可以是逻辑思维拓展型等,不拘泥于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建构知识网络的政治学科素养。有的教师课堂上注重学习新知,只是将归纳总结自己板书或者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从学生的内化知识和建构逻辑思维上都很难保证,所以总结要在正常学时课堂进行,成为常规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很多,不仅要理解好知识,还必须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将本课的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其中三个脉络:商品、货币、纸币可以分别列出来,也可以用商品交换关系图总结,如下图:

3.梯度训练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根据学生训练结果,及时地对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矫正。一般练习题分为低、中等、高难度题目,低难度题目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可以体现大纲和教材的最基本要求的简单习题,一般呈现模式为直问直答题;中等难度题目是综合了很多基础知识的整合题,要求学生联系新旧知识作答,一般呈现模式为复合型;高难度题目为选做题,从思维方式、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呈现模式为引文型、复合型、分析运用型。梯度训练中可以查漏补缺,也可以让不同梯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拓展检测案是高中政治活力课堂的延伸

拓展检测案的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拓展延伸和达标检测。

1.拓展延伸,根据教材知识点联系时事、历史哲学故事等案例,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层次的预设,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满足不同梯度的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比如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八课《国家财政》对于积极的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可以拓展知识点“存款准备金率”;文化生活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做一个拓展阅读;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南海问题”“阿拉伯之春”等时事国际问题进行拓展,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又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2.达标检测,既是弥补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题量不足而设计的,使其与课堂训练在考察范围、内容、形式上互为补充,进一步让学生找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引发二次思维,在否定之否定当中内化知识。设计习题时一定要针对学习目标,保证习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是课堂知识的查漏补缺。一定要考虑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设计分层训练,促进差异发展,遵循对低中层次的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总之满足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是主要原则。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要求教师从注重课堂教学到注重备课、备学生、备学案进行转变,简言之就是教师要从“台前人”变成“幕后人”。“三驾马车”式的导学案,依托课本原理,以预习案、探究案和拓展检测案为载体,将课标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学习逐渐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激发政治的学习兴趣,建构学科逻辑思维体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金华一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EB/OL].[2015-

04-06]http://gpl63jin.bokee.com/2565940.htm

[2]林芳.学案的特征及编写原则[J].教育评论,2003(4).

[3]江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4]冯抗生.“三案”教学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意义[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8):42-43.

猜你喜欢

三驾马车
文学鄂军推60后小说家“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抓好机关和行业党建
“三驾马车”提高后进生习作水平
浅谈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驶入委内瑞拉政局
范剑平:创新驱动“三驾马车”
瓦房店:“三驾马车”拉动农产品出口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