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中的纳西族文化变迁

2015-10-14张季萌

学理论·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纳西族多元文化

张季萌

摘 要: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视角,从解读文化、多元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意涵入手,深入探讨纳西族由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变迁的历史阶段,对纳西族既往的文化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系统解析,发掘纳西族的基本文化精神及其历史成因。

关键词:多元文化;纳西族;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090-02

引言

纳西族,自称“纳西”“纳”“纳汝”, 他称“么些”“摩梭” 等,是中国西北部河湟地区古羌人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居住在滇、 川、 藏三省交界地区,总人口有308 839(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云南丽江古城区和玉龙县的纳西族总数占全国纳西族人口分布总数近66%左右,其余散居在云南宁蒗、 中甸、 维西、 德钦、永胜、 华坪、 鹤庆、 剑川、 兰坪、 贡山, 四川盐源、 盐边、 木里, 西藏芒康等地。被誉为“长江第一湾的” 丽江坝区成为纳西族长久生活的地方,正是这片美丽的土地孕育了纳西族丰富多彩的民族之魂——纳西族文化[1]。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多样化而使得中国文化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各民族多方面的交汇融合,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化,逐渐融凝成为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果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汇形成了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多元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意涵,深入探讨纳西族文化文化精神及其历史成因,对纳西族既往的文化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系统研究,发掘纳西文化的精髓。

一、文化、多元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意涵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自人类开始从事生产劳动, 便开始了人类的文化历史。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文化是人类集体生活的总称, 通过人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不同的文化是区别不同民族的符号,民族创造文化,文化又反而融成民族[2]。可以说民族是文化的主体。对于“文化”的定义,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文化一般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西方学界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多元文化”这一术语。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内涵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到20世纪60年代, 多元文化的内涵开始从种族、 民族差异层面扩大到价值规范差异层面,更多的是指各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文化变迁往往是指:“不论是一个民族内部发展的结果,还是两个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之间接触所引起的,在一个民族生活方式上发生的任何改变” [3]。由此可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全球一体化的在各个领域的演进,变迁是所有民族文化无法回避的现象。

本文题为“多元文化中的纳西族文化变迁”,多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我们是将纳西族文化的研究置于世界文化体系中,而不是孤立的单一文化现象。纳西,西方人译为“Mo-so”,西方人对纳西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后期,大批传教士到中国西南地区传教。1867年法国传教士德斯古丁斯首先发现了纳西族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并将11页摹本寄回家,此后的一百多年间不断地有西方学者来到纳西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收集和翻译东巴经,考察研究纳西族的人文地理、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等, 逐渐形成了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西方纳西学。西方纳西学以20世纪初期的法国学者巴克和20世纪中期的美国学者洛克为代表,其中巴克的《么些研究》是西方纳西学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标志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可见纳西族虽然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但纳西文化却是全世界共有的瑰宝,我们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认识描述纳西族文化,这是多元的第一个含义。其次,纳西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 的理论,得到当今学界的普遍认可。“多元一体格局” 理论的基本含义在于认同文化的多元性与个体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在平等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推动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发展[4]。作为中华55个少数民族之一的纳西族,其文化自然处于多元的中华文化之中,这是多元的第二层意涵。第三,由于纳西文化已经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关注,各界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纳西文化,研究呈现多元性。而我们这里对纳西文化的研究也是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多维度地剖析纳西文化的演变, 这是多元的第三重意涵。此外,纳西族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民族,就是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其他文化接触,不断地碰撞与交融,纳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的和合力,这也是纳西文化自身多元性的一个含义,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纳西族文化变迁的历史阶段

(一)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变迁

《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乃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而犬戎就是纳西族的先人。西周时期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的国犬戎国,建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5]。纳西族的先民自秦汉时期逐渐南迁,至魏晋时期,迁移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仍以游牧、畜牧为生,在此期间孕育了纳西文化的雏形。唐朝时期,一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到达丽江,在此停下南迁的脚步,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但很快被当时的南诏国消灭,纳西先民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国的夹缝间艰难生存长达500多年,在这一时期,纳西族基本上是一种半牧半耕的生产方式,艰难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人民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纳西文化受到三大强势文化的影响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也由此开始生根发芽。到了宋代,北方吐蕃王朝和南部的南诏国相继瓦解,东边的大宋王朝疲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无暇顾及西南方,这对于纳西族来说是社会经济生产充分发展的好时机,农耕文明逐步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一些分散的部落也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完善起来。

元朝时期,忽必烈于1253年入侵云南,纳西族首领阿良阿臣服,纳西族自此被统一并入元朝的版图,受制于中央王朝的集权统治。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已经呈稳固态势,加上地处汉藏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使得纳西族与外界沟通便利,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丽江坝区自此开始慢慢形成了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大研古镇,即今天的丽江古城。元、明两朝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统治,对丽江纳西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明王朝赐纳西族首领阿甲阿“木”姓,木氏土司开始统治丽江,纳西族受中央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渗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手工业也进入萌芽时期。

(二)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的变迁文化

清代后期,木氏土司统治的封建庄园领主经济开始衰退,并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自此一蹶不振,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逐渐繁荣起来,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6]。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也进入了动荡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纳西族人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并参加护国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人英勇抗战,为国捐躯者达数百人,抗战后期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的中转站,虽然前线战火纷飞,但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却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此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涤荡,大批东巴古籍被烧毁,东巴文化渐渐远离了纳西人的生活,许多年轻的纳西人已经完全汉化,不知道东巴教是何物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文化大省的政策带动下,旅游业及其带动发展的第三产业,成为丽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丽江古城的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丽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的同时,作为纳西族传统的东巴文化也吸引了国内外的研究者,随着商业文化的兴起,东巴文化也开始了“复兴”之路。

三、结语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个民族都在为自身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纳西族文化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精髓面临流失的险境。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变迁,分析隐藏其中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纳西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让纳西族人民重建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够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发展同时,更科学合理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以实现纳西族自身的不断完善。

纳西文化处于广阔的地域空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融合力,在与异文化接触中,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加强内聚力,这种历史悠久极具韧性的文化是极其罕见的。纳西文化从远古走向现代,也将继续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熊坤新, 彭晓霞.纳西族伦理思想引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9):3.

[2]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李琰.文化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32.

[4]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 1989(4).

[5]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纳西族社会历史调研(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6]郭大烈.纳西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纳西族多元文化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