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0-14吴先荣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效率思维

吴先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080-0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各种尝试并总结出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活跃课堂气氛,打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1.学会赏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唱独角戏,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几乎很少回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敢积极表现,大都是缺乏自信,生怕说错、说得不够好,甚至怕被别的同学嘲笑。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需要少讲、精讲,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并学会懂得赏识自己的学生。其实老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稍有含义的手势,都可能对他们产生莫大的鼓舞作用,让他们找回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舞、表扬、欣赏和肯定。学生回答完后,多用一些鼓励的字眼,如:“回答的真好”“太棒了”等;即使答错了,老师也可以说:“回答不错,请坐,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不能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化学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提高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食品、药品、各类纤维、洗涤剂、装饰建筑材料、合成橡胶等知识,化纤品、纯毛制品、纯棉制品的鉴别等方法,使学生感到化学与周围的事物息息相关,感到学有所用、有趣,这样就会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以实验活动激趣

实验是引导学生爱上化学课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把一些演示实验中的简单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并进式实验,并进式实验是学生自己动手,多种感官并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如:讲二氧化碳性质时,二氧化碳的倾倒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实验;讲金属化学性质时,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这些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式实验既可以弥补演示实验远处看不清的不足,又改变演示实验老师一手包办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以实验活动促思考

在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应仅仅按规定完成实验内容,还应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使之在一连串的高思维活动中理解演示实验的意义,掌握实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发现、总结。如:在演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可边演示边提问,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实验完毕要如何操作?如何判断碳与氧化铜已完全反应?既回顾巩固旧知识,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3.讲究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率

(1)指导学生阅读

现行初中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知识丰富,阅读性强。我在每节新授课前都坚持让学生结合学案阅读教材的内容,完成一些简单的自学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思维密切相关,因此,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3)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困惑、怀疑的心理,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勇敢的与周围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进行课节小结、章节总结或知识板块总结,力求将知识条理化、网络化,使学生达到学一类、会一法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序贮存。

责任编辑 刘馨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效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